全球化下華人跨國公共領域的形成:印尼風暴後全球華人網路動員的意涵
龔宜君
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博士後學者
一、前言
當印尼在五月發生暴動時,出於對政局影響的輕重有別,世人的注意力是集中在學生爭民主的示威活動、印尼政壇的寡頭政治、蘇哈托政權的親貴主義以及印尼社會貧富差距等問題,世界各地對印尼時局的理解也以此為限。過後,才有部份報導指出華人的產業被暴民搶奪與燒燬,這其中包括一般店舖民宅以及印尼華人首富林紹良的中亞細亞銀行、住宅與李文正家族的力寶銀行等,同時有消息傳出,許多暴動是針對華人,燒、搶、打、砸、奸等無所不為。到後來,經由民間人道組織的查訪、網際網路和世界媒體的多方綜合和拼湊發現有些掠奪和強暴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集體行動(聯合早報電子版1998.07.17)。而其中有關印尼華人婦女被強暴殺害的訊息,引起了全球華人的抗議,抗議的形式有對印尼駐外大使館的抗議示威、對聯合國與美國國會的請願、在網際網路上設立網站傳播訊息並組織電子示威請願等活動,而活動的範圍跨越了亞洲、美洲、歐洲等世界海外華人散居之地。
紐約時報於六月十日披露五月十三、十四以及十五日印尼大暴動期間,印尼華裔婦女受到暴徒似乎有組織的凌虐、強暴和殺戮,連正在調查此事件的人權和婦女團體,亦受到郵寄手榴彈包裹恐嚇。印尼的人道志願組織團體也曾和數十名受害華裔婦女協談,顯示攻擊事件是有組織的,可能有軍人涉入。七月中,桑耶旺神父(Ignatius Sandyawan Sumardi)的人道志願組織(Tim Relawan untuk Kemanusiaan Tim Relawan)曾在七月十四日向印尼任國人權委員會提呈強暴案的報告書,也曾到美國向國會以及至日內瓦向聯合國作證。人道志願組織在調查的時候,曾和受害者的家人、朋友會面,取得他們的信任,將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過程紀錄下來,然後到當地實地查看,並且查訪目擊證人,因此可以提供詳實的報告,對於每一件案件都有確切的資料。因此「人道志願者」所公佈的報告書,其內容都得到各界認可,被視為最具權威性的報告。
由於是在第一時間開始進行調查工作,因而發現被吸收來參與組織性暴動的人士,坦承曾接受訓練及拿錢。桑耶旺神父指出,在他的調查中有152名華人婦女在雅加達及其周圍地遭到強暴,其他16人在梭羅、棉蘭、巨港和泗水遭到強暴。另外,根據香港明報的報導,指出印尼華人婦女被強暴事件是有組織策劃的暴行,暴徒在施暴之前曾經注射興奮劑及在軍方單位接受集訓,同時在強暴華人婦女之後獲得酬勞,每強暴一名華人婦女可以獲得2萬盾印尼幣作為報酬。(聯合早報電子版,1998.07.14)。而根據《遠東經濟評論》和《亞洲新聞》查訪與報導,指出5月中旬印尼大暴動的對華人有組織的攻擊,各方矛頭似乎都指向同一人:即蘇哈托前總統的次女婿、前特種部隊和陸軍戰略後備部隊司令、現任參謀與指揮學院院長普拉博沃中將(Lieutenant General Prabowo Subianto)。
在各新聞媒體報導華人婦女被有計劃的強暴的同時或更早,網際網絡上有許多印尼華人受害者與目擊證人在網上現身說法,傳佈暴動的情形;並流傳著十多張恐怖的照片,圖示身穿軍服的暴徒強暴婦女的全裸受虐照片以及被燒焦的屍體,這些可怕的照片是傳統大眾媒體所不願刊登的,但卻可以在華人(Huaren)、印尼華人危機中心(Indonesian Huaren Crisis Center)、地下網(Underground net)等網站上看到;雖然,後來有些照片被證實是亞齊婦女被害的照片。
相當程度上,印尼華人婦女在今年五月暴動期間所受到之暴力侵犯,透過網際網路、大眾媒體、各國華人的非政府組織、世界人權組織等國際民間社會的報導與關切,才得以引起國際輿論的注意。在目前以資訊整合世界的全球化時代,經由媒體、網際網路、非政府組織(NGO)的流通,一個全球跨國性的華人公共領域(transnational publicness)似乎正在形成中,而這個超越民族國家疆域與國家主權的公共領域,應可在民族國家「不干預內政」政策下作為制衡內部暴力的重要手段。因此,這篇短文想藉由此次印尼華人婦女受害所引起之全球華人的動員來探索,在這個新興的全球資訊時代,華人族群經由電子媒體、網際網路的連結,形成跨國的華人公共領域與華人虛擬社群的可能性。
二、全球化下華人跨國公共領域的形成
印尼五月暴動剛發生時,最先對此事表達關切的就是東南亞鄰國的華人群眾。他們依賴親友的走告,加上從網際網路傳出的訊息,了解事情的片段,於是開始透過各種管道表達關切。接著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幾個國際權威性媒體開始追蹤報導後引起了國際民間社會更大的關切。
七月上旬,從東南亞鄰國的民間組織開始,跨國的聯繫聲援越來越高昂,而隨著印尼華人及華人婦女受害事件的被揭發的越多,全球華人的抗議行動也越加熾熱。自七月中以來世界各地的華人便組織起來設立網站傳播訊息並協助各地動員,同時也在各地舉行各種的抗議、示威與遊行活動,七月以來已有五十多次以上的抗議活動(見表一)。抗議地點最多是在美國,但在加拿大、英國、芬蘭、澳洲、紐西蘭、中國、日本、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也有各種不同的抗議活動,參加人數由數十人至數千人不等。八月上旬是海外華人抗議行動的高峰,聲勢最浩大的是在紐約與洛杉磯;在紐約有一百多個華人組織的三千多人參加,他們佩帶著黃絲帶以紀念受難的印尼華人,洛杉磯的抗議活動也有約三千人參加,是南加州「六四」以來最大的示威活動,警方為防止意外發生,派出大批警察前往印尼領事館戒備。相對於各國政府在傳統外交不干預內政原則下對此事的低調,全球華人民間抗議活動所形成的公共輿論,更加凸顯出傳統主權國家對於他國內部暴力的無力感。
表一、全球華人民間社會支持印尼華人受害婦女之動員
日期地點發起組織或單位參加人數或形式
1998.07.14印尼「人道志願組織」提出報告書揭發五月華人婦女被強暴暴行
1997.07.-網際網路美國華淵新聞網黃絲帶運動
1997.07.11美國加州美國印尼華人聯盟(ICANet)200人成立大會
1997.07.12加拿大溫哥華溫哥華支援印尼反對種族歧視組織2000人簽名活動
1997.07.16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社青團抗議備忘錄
1998.07.17馬來西亞77個華團、非政府組織與回教青年運動等抗議書
1998.07.23新加坡婦女行動與研究協會(Aware)抗議信
1998.07.21印尼哈比比設獨立委員會調查婦女強暴事件
1998.07.24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聯合總會抗議備忘錄
1998.07.24香港前線政治運動30人示威遊行
1998.07.26香港民主建港聯盟、華僑協會2000人抗議遊行
1998.07.27菲律賓馬尼拉Tulay基金會60人抗議遊行
1998.07.28台灣台北婦女基金會呈抗議信
1998.07.29菲律賓馬尼拉華裔中學生100人抗議遊行
1998.08.01美國舊金山ICANet(舊金山市長Brown亦參加)1200抗議大會
1998.08.02台灣關懷印尼受暴婦女訪查團(勵馨基金會等婦女團體組成)赴印尼調查
1998.08.02美國紐約紐約華人譴責印尼虐華暴行聯合總會獲16000人簽名
1998.08.03台灣台北新黨議員200人示威抗議
1998.08.03美國舊金山ICANet1000抗議大會(teach-in)
1998.08.06台灣台北世界華文作家協會180人簽名抗議
1998.08.06美國華盛頓38位眾議院議員致函美國總統促請美國政府將印尼華人所受待遇列為美國對印尼政策重點
1998.08.07美國芝加哥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oalition Against Persecution
in Indonesia等300人抗議遊行
1998.08.07美國休士頓World Chinese Organization300人示威
1998.08.07美國洛杉磯CSSA-UCLA等百個華人社團3000人示威
1998.08.07美國紐約
Twnet Broadcasting Networks3000人抗議遊行
1998.08.07美國舊金山ICANet300人示威
1998.08.07美國華盛頓Washington DC Demonstration Committee400人抗議遊行
1998.08.07加拿大多倫多CSSA, University of Toronto500人抗議遊行
1998.08.07加拿大溫哥華Chinese Benevolent Association of Canada30人抗議遊行
1998.08.08加拿大溫哥華卡爾敦華人組織聯盟500人示威
1998.08.08美國波士頓Association of Overseas Hong Kong for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1300人示威抗議
1998.08.08美國華盛頓40多個團體組成之「華府聲援印尼華人人權聯盟」1000人示威抗議
1998.08.08OttawaPor-China group, Pro-Taiwan group700人示威
1998.08.08芬蘭赫爾辛基CSSA, Helsinki抗議遊行
1998.08.08紐西蘭AucklandYellow Ribbon Campaign3000人示威
1998.08.08-9CalgaryCalgary Coalition against Human Rights Violation in Indonesia1500人簽名請願
1998.08.10中國北京趙昕232人簽名抗議信
1998.08.11英國倫敦英華支援印尼華人委員會簽名抗議運動
1998.08.14美國紐約聯合國Associ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示威
1998.08.14新加坡婦女行動與研究會3000多人簽名圖片展
1998.08.15 美國亞特蘭大Indonesians of Chinese Hertitage Foundationˍ
1998.08.15美國舊金山ICANet and local Bay Area communitiesCandlelight vigil
1998.08.15加拿大多倫多Canadian Concern about Ethnic Violence in Indonesia (CCEVI), Ontario Indone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OICA)Memorial Service
1998.08.15香港香港民主黨300 人抗議活動
1998.08.15新加坡婦女行動與研究協會(Aware)300人討論會
1998.08.16加拿大溫哥華The Coalition Against Human Rights Violation in IndonesiaCandlelight vigil
1998.08.16美國亞特蘭大38個華人團體2500人示威集會
1998.08.17台灣台北婦女救援基金會等婦女團體祈福抗議活動
1998.08.17香港9個婦女團體簽名活動
1998.08.17菲律賓馬尼拉菲律濱抗議印尼暴行聯盟與世界反種族歧視運動總會(WORLD AGAINST RACISM MOVEMENT)等華社1000人祈禱抗議集會
1998.08.-美國紐約紐約學生學者聯誼會組織及美國大紐約地區和波士頓地區28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 400人示威
1998.08.17中國北京北大學生50人示威抗議
1998.08.18紐西蘭WellingtonJennie Law and the Wellington Chinese community示威
1998.08.18菲律賓馬尼拉工商總會等13個華人社團呈抗議信
1998.08.21泰國曼谷泰國維護正義人士組織400人示威抗議
1998.08.22美國達拉斯Concerned Citizens for Indonesian Human Rights紀念會
1998.08.26香港民主黨20多人抗議燭光會
1998.08.-日本東京旅日華人數十人抗議
資料來源:各國相關網站與電子報。
公共領域對Habermas來說是,首先意指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領域,在此領域中,我們形成某種類似於公共輿論的東西。當公民不受任何限制地─即在集會、結社自由以及表達和發表意見的自由得到保障的條件下─就大家共同關心的事情進行交談時,他們便是以一個公共團體的身份在活動。公共領域是一介於社會與國家之間並對兩者進行調停的領域,在那裡,公眾將自身組織成為公共輿論的載體(Habermas, 1995)。
公共領域的概念(基本上是論述和行動的領域,參與文化規範的生產),雖然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外於國家控制之論述和交換的場域,但是卻由國家的疆界所限制。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公共領域的範圍可能是跨越國家疆界的,Aihwa Ong即認為在當代公共領域是一個散漫連結(discursive connections)多樣的場域,它的擴張是沿著資訊科技和資本的全球流通而形成跨國的公共領域(Ong,1997)。
在此全球化的時代,其實東南亞國家新一代的政治領袖對於各國傳統不干預內政的外交關係都作了深刻的思考與反省。前馬來西亞副總理安華‧依布拉欣(Anwar Ibrahim)] 在第十二屆亞太圓桌會議開幕式致詞時(1998.06.01),特別指出儘管科技和文化日新月異,當今政府與外交政策,特別在亞洲,卻仍以十七世紀的觀點在運作;我們不顧一切的增進本國利益,講求權力均衡;國與國之間根深蒂固的疑心與敵意,在冷血的國家事務上,道德被嗤之以鼻,芸芸眾生的福利幾乎不在考量範圍內。例如,南亞印巴核試競賽顯示的國家敵意,以及政客藉宗教或國家為名煽動戰火的行為。他認為全球化的巨輪將重新定義國家的範圍與角色,建立在舊觀念上的政權,將會被新時代所淘汰;因此,在外交政策上則必須超越諸如信心建立和相對安全等傳統的外交觀念,而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方法來消除國與國之間根深蒂固的疑心與敵意。
安華進一步指出今日外交的首要目標是要說服各國建立民間社會(civil
society),唯有如此才能提供去除疑心與敵意的基礎,去除國與國之間根深蒂固的疑心與敵意,並治療歷史傷痛;因為他認為只有在各國內部都建立了以自由、民主為基礎的文明社會時,世界或亞洲的和平才有可能實現。在安華的演說中,「說服」各國建立市民社會是相當不同於傳統不干預他國內政的觀點,在全球化的今日各國是無法獨善其身的,他國內部的政經、社會因素將會影響到本國的安定與否,反之亦然;這是安華在亞洲經濟危機以後所深刻感受到的(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1998.06.02)。
同時,泰國的呂沛川政府也已展開游說運動,主張東協應放棄不干政內政的政策,而改奉行「彈性交往」政策,讓成員國彼此對各成員國的國內事務發表意見,如果這些事務具有區域性的影響。東協一向強調「互不干預」的原則,以互不干預內政為外交原則,這和印尼政府「獨立自主與不結盟」外交政策息息相通。但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國與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越來越顯著,以前被視為內政的事件,卻常外溢效果明顯。從去年的金融風暴匯市重挫、印尼霾害、失業外勞跨國流動以致於近日印尼五月暴動所引起印尼華人的各國四處逃亡避險等,這一系列事件都引發東南亞區內各國同受其害、唇齒相依的效應。泰國外長蘇林曾提出東協應改「互不干預」為「建設性干預」的外交政策,這個建議也獲得菲律賓外長席亞容所認同,但他主張較溫和的字眼,蘇林後來乃改為強調「建設性交往」或「彈性交往」。
對於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一般人民也感受到關係的日趨密切,在菲律賓華團抗議印尼五月排華暴動之抗議書是這樣寫道:「我們全是『亞細安』(ASEAN)大家庭的一份子,無論種族、宗教、膚色和信仰有什麼差別,但我們卻有歷史和文化的親密關係,把我們緊緊的聯結在一起。因此,做為一鄰居,我們和印尼的治安和秩序是否恢復有密切的關係,因為在這一個擁有世界第五大人口的國家中所發生的任何事,都和我們息息攸關。印尼政府應該了解,這發生在全世界各地的抗議行動,並不是在批評或找碴,而是在幫助這一個國家治療它的創傷,使它從動亂困擾中復甦過來,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真正在這一區域得到和平和安定。」這樣的陳述說明了一國的和平與安定是相當程度受到他國的影響,以及對於他國的關懷與行動是具有正當性的,而類似的觀念提供了跨國公共領域出現的條件。
但是一個跨國公共領域要能夠出現,還必須要有其他的條件,若要在跨國的公共團體內進行溝通與交往活動,那就需要有某種特定的手段來傳播信息,並對信息接收者施加影響;而溝通的密度則是根據該群體能夠擁有「全球曝光度」(global visibility)的能力。如果華人在世界舞台上能擁有相當高的曝光機會,這也是華人跨國公共領域得以出現的基本條件,那是基於散居於全球約三千萬眾多的海外華人(不包括台灣)、華人專業人士及投資者成全球經濟體系中重要的角色、以及華人擁有的大眾傳播媒介。全球跨國的華人專業人士,對西方僱主來說華人的多元文化知識是他們特別看重的,華人專業人士可以被安排到任何的亞太國家中,如世界最大的品牌服飾供應商Levi Strauss & Co.即相當依賴亞洲的華人專業人士來看管其在南亞及東南亞的700個分包廠。而這些分包廠的經營者大多是華人或韓國人,Levi雇用新加坡人及馬來西亞華人(具有多種語言能力並熟悉當地風俗)來與分包廠合作。但是這些華人專業人士通常會自認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因此,他們自視為高度流動的專業階級,從全球的一個公司到轉另一個公司,爭取薪資和訓練;這樣的高度流動使得數以千計來自香港、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西亞的華人形成一個散居移動的專業階級。此外,亞洲新興的投資者與工業家也同樣地在全球各地尋找資本積累的契機,而在世界舞台上獲得相當高的曝光率或可見度。
其實,在資訊時代,一個超越國家疆界的公共領域主要是由各種媒體來控制的,在媒體中人們彼此競爭「曝光率」。昔日Habermas認為報刊雜誌、廣播電視便是公共領域的傳播媒體,但在資訊時代的今日,傳播媒體中更增加了許多更快速更具雙向溝通功能的工具。今日的媒體提供了人們遠距橫越時空範圍而無需將身體自本地移動,使得媒體擁有很重要的「跨國性」(transnationalism)的成分。這對居住於一國之內的人民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空間轉換經驗,他們向外的想像式旅行增加,並經由參與大眾媒體,知道其同樣族群的人們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情形。而獲得進入全球媒介的策略信息(新興的溝通銀河)─電視、電影、報紙、網站─主要是商業精英所控制而非政治家。下文將焦點放在為全球華人提供形成跨國公共領域形成的一些新興的溝通媒介。
三、華人跨國公共領域之溝通媒介:以援助印尼受虐華人之網際網路為例
Bill Gates 在《The Road Ahead》一書中最後談到幾個重要的問題時提到,資訊高速公路(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將會對政治產生獨特的影響。他指出每一種媒體的進步對於民眾和政府之間的互動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印刷術以及大量流通的報紙改變了政治辯論的本質。收音機和電視使得政府領袖可以直接對民眾發表談話。對政治模式來說,資訊高速公路將給予想要鼓吹某種利益或支持某候選人而組織起來的人民轉團體更多的力量。在以往以及今日組織一項政治運動需要無數的協調,例如,你如何找到意見相同的人?你如何激勵他們並與他們溝通?電話和傳真機是很好的一對一的聯絡工具,但我們必須找出聯絡的對象。
政治組織通常都需要凝聚數千小時義工的時間。直接郵件必須放進信封裡,而義工更要走上街頭,以各種方式和大眾接觸。而資訊高速公路將使所有的通訊簡化。網際網路上的電子佈告欄和線上論壇允許人們以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或其他任何有效的方式接觸。興趣相投的人可以經由網路聯絡、組織,而不需要固定成本。這樣的情景,其實我們已可在最近全球華人團體與個人為了援助印尼華人所作的動員中看到網際網路的作用。
他們運用網際網路來傳佈印尼五月暴動的驚人報告,這其中包括了受強暴華人婦女的照片,這些可怕照片原是報紙不能刊登的;他們的行動迫使主流傳媒跟進報導,使得一般大眾及有決策影響力者也看得見。五月以來,印尼華人及關心人士向一切有關機構和人士的電子郵件地址反復發送身著印尼軍服的暴徒蹂躪婦女的照片,並號召所有收件人接力傳送,對世界範圍內成千上萬的讀者產生了強烈的震撼,也引起新聞媒體的關注。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國外編輯Felix Soh,南華早報的編輯Jonathan Fenby便指出他們一直重覆收到這些照片與相關訊息。此外,經由一些關心此事件之網站,有關印尼華人權益的電子請願(electronic petitions)已經寄給了美國總統柯林頓、美國國會、愛德華甘迺迪議員以及聯合國。許多美國議員也致函給美國總統促請美國政府將印尼華人所受待遇列為美國對印尼政策的重點,金瑞契也回信給「華府聲援印尼華人人權聯盟」表示將在九月開議時在國會提譴責案。
其實,華人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規模較大的政治活動始於1989年春,北京發生學生示威時。當時,在加拿大的中國同學為避開中國使館的監督,請求美國的同學通過電子郵件向他們定期發送有關國內民運消息,刊名為China News Digest,首批收信人約為400人,讀者而後擴大到世界各地(聯合早報,1998.08.04)。而此次印尼華人事件,網際網路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為海外華人提供一個跨國公共的、可以對抗國家內部暴力的「第三空間」。在下面介紹幾個與此事相關的網站。
表二、全球重要華人網站的上網人數統計
加州‧華淵網站(sinanet)台灣‧中時電子報新加坡‧聯合早報電子報台灣‧中央日報電子報
單日鍵閱率(hit rate)12000000
(1997.11)900000
(1996.10)800000
(1998.03)
閱讀網頁數
( total page views)2000000次/天(1997.11)692754次/ 天(網站)
1998.07 200000-300000次/天
註冊會員100000
上線人數每週約120000人次
(1997.04.29)台灣總站
平均每日約130000+人次
(1998.07)平均每日約50000
人次平均每日約
90000人次
資料來源:各網站及各電子報編輯。
華淵統計資料為1997年11月19日資料。
中時電子報資料為1998年七月台灣總站的統計數據,不包括美國分站;1996年 hit 統計,9月分為213566(台灣主機)608567(舊金山主機)。
聯合早報1998年三月分全月瀏覽次數為2400萬次;上線人次資料來自早報電子版主編袁舟。
1.華淵(Sinanet)
華淵在北美是個相當受華人歡迎的網站,一天連線次數人次達百萬次,是全球網際網路中的重要網站。它是在1995年時由史丹福大學的三位研究生與一位大學生所共同創立的,其中的三人或多或少具有台灣的背景。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給海外華人一個資訊的管道,一個和家鄉根據地之間無形的橋樑...以雙向交流的方式擴大海外華人的參與,並且藉著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把散居世界的華人結合起來」。為使華淵能成為第一代移民與第二代移民ABC 間的橋樑,華淵的資訊與服務大多是以中、英語雙語同時展開。
華淵1996年7月時推出即時新聞,每十五分鐘更新一次內容,即時提供全球華人新聞內容,包括中國、香港、臺灣、東南亞、北美等地的政治、社會、商業、體育、影視文化等各類新聞,每日平均連線次數百萬次以上。其次它也設有談天區(SinaChat),免費的活動看板(Event Calendar)等,為的是讓北美地區甚至世界各地的華人,在此網路世界中結交朋,創造一個虛擬的華人社區。
華淵每日的page view 約2百萬以上,註冊會員約有100000人。網友們92%大學學歷以上,年薪為$46000美元。1997年11月19日,華淵即時報導陳進興劫持南非武官一家人的事件,使其單日鍵閱率(hitrate)突破一千兩百萬次,總閱網頁數(total pageviews)突破二百萬頁(請參考表二)。而此次印尼華人婦女受虐事件發生後,華淵發起了「黃絲帶」運動,希望藉由電子郵件的傳播力量,將印尼華人所受到的暴行公諸於世,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此外網站上還有簽名請願活動、討論區及焦點報導等與此事件相關的資訊。
2.華人網站(Huaren Website)
在印尼華人受害事件暴發後,全球各地均出現支援的網站組織,重要的包括在加州的華人網站(Huaren)、美國印尼華人聯盟(Indonesian Chinese American Network, ICANet)、印尼華人危機中心(Indonesian Huaren Crisis Center)、IndoChaos、Pleasehelpus! Website等網站在傳播相關訊息與組織抗議動員。而這之中的華人網站是由兩位北美的華人所組成的,34歲的加拿大華人Daniel Tse(十八歲時自香港移民)在暴亂發生後,便想要建立一個網站來應對印尼的華人情境;而在紐西蘭的Joe Tan經由網路上的談天決定要作更具體的行動(他是二十年前來自馬來西亞的移民),於是這兩人合作成立「世界華人聯盟」(World Huaren Federation)這個非營利組織。基本上,這是一個華人的on-line nexus,由於他們不懂太多網際網路,因此邀約一名為Oracle Corp.工作的華人Y. H. Lei在加州設立華人網站。華人網站在此次全球華人抗議行動中,發揮了相當的作用,網站上很早就出現了華人婦女受害的數十張恐怖照片,也有受害者的證詞及目擊者的證言,同時也協助組織、傳播世各地的抗議動員。
「華人」的組織成員是散居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他們的共同目標是加強海外華人的關係和相互間的了解。他們原先想取名為「四海的中國人」、「海外華僑」等,後來因為「華人」是中國人的標準英文譯音,「華人」二字簡潔有力,並且最常被用來稱呼中國人,所以決定用它當他們的名字。「華人」的目的與任務提供溝通管道--扮演所有華人的溝通管道,以促使世界各地華人社群間的相互了解;分析國家政策--分析各國如何透過社會、經濟和政治等立法手段,影響、改變當地華人社群或華人人口的改變;尋找策略聯盟--和一起為改善種族關係而努力的組織聯盟,特別是東南亞等多文化區域的組織。對「華人」來說,其願景是全球性的,但現今東南亞的局勢,使他們不得不先給於這個地區特別的關懷,因為1)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分布最廣的地區,2) 東南亞各國政府和人民對華人的仇恨和歧視是最嚴重謬誤的。事實上,印尼的混亂局勢就是他們成立這個組織的誘因;而今年東協在馬尼拉開會,曾討論南亞核武問題、緬甸人權、中國人權、亞洲金融危機等問題,但無人提及印尼東帝汶及華人的問題,更使其認為必須為散居海外華人追求一個無國界的「第三空間」(Third Space)。自五月以來拜訪此網站的人次暴增了20倍(by Web surfers),因為人數太多他們也用電子郵件來傳遞訊息。
3.新加坡‧聯合早報電子報
自網際網路成為重要及快速的傳播媒介之後,全球重要的華文報紙、週刊大都也都有電子版的出現。例如,新加坡的聯合早報、馬來西亞的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明日報、光華日報,台灣的中國時報、中央日報、中華日報、工商時報、中時晚報等,香港的明報、星島日報、香港商報、蘋果日報、虎報、大公報等,中國大陸的人民日報、北京日報、解放日報、經濟日報、環球時報、深圳新聞、廣州日報、新民晚報等,菲律賓的商報,澳洲及紐西蘭的澳洲日報、自立日報、華頁等,美加的自由時報、僑報、天天日報、環球日報、新亞周報、星島(多倫多、美西、溫哥華版)等(請參考表三)。在東南亞各國的華文報紙中聯合早報電子報,根據亞洲第一站(Asia one)的統計,自今年初以來早報電子版訪問量居東南亞電子報之首,超過海峽時報與其他東南亞各國的電子報。於1998年三月時的版讀者總瀏覽次數達到2456萬次(參考表二),訪問量居東南亞電子報之首。
表三、全球華人報紙電子報
新加坡聯合早報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光明日報、光華日報、國際時報
菲律賓商報
香港明報、星島日報、香港商報、蘋果日報、虎報、大公報、香港文匯報、娛民日報、亞洲電報
台灣中國時報、中央日報、中華日報、工商時報、中時晚報、民生報
中國大陸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解放日報、經濟日報、環球時報、深圳新聞、廣州日報、新民晚報、農民日報
澳洲,紐西蘭澳洲日報、自立日報、華頁
美加自由時報、僑報、天天日報、環球日報、新亞周報、星島(多倫多、美西、溫哥華版)、華僑時報
•大多數的華文電子報可自sunfern網站連上,(http://www.sunfern.com/)
根據聯早的統計電子版90%的讀者來自海外,其中北美和歐洲的讀者佔40%-50%,中港台讀者佔10%。其他讀者來自澳洲、亞細安和日本。而其中十大讀者來源是:美國佔50.34%、中國11.18%、新加坡8.98%、加拿大5.58%、日本3.6%、馬來西亞2.64%、英國2.42%、印尼2.18%、德國2.04%、澳洲1.52%(聯合早報電子版簡介)。由這樣的統計數字,大約可以得知網際網路上的電子報的閱讀者以非居住在本國的華人為主,經由網際網路全球各地的華人獲得各地的重要資訊。
印尼排華暴動發生後,聯合早報電子版便開闢討論區,每日約有上百件的討論信件。參加網上討論者有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尼、赫爾辛基、紐西蘭、美國等全球各地的讀者;似乎一國華人的苦難,通過網路成全球華人共同關心的政治問題。
4.中時電子報
中國時報在1996年十月時開始對外開放「中時電子報」,一年後其每日平均閱讀觸及(hit)已跨越百萬篇次,加入全球主流網站的陣容。根據100hot.com網站98年1月份數據顯示,中時電子報在全球新聞站台名列第15名。而在蕃薯藤所公佈的97年台灣網際網路熱門100排行榜上,中時電子報更是所有新聞網站中的第一名。目前中時電子報台灣主機(不包括舊金山主機)每日上站訪客數已超過十三萬人次,平均每日網頁被讀取的頁次(Page View)更超越七十餘萬頁(請參考表二)。三年來,中時電子報的「無紙發行,有聞即刊」為散居世界各地的華人報導台灣,總統大選、大陸導彈、劉邦友屠殺案、白曉燕撕票案、兩岸直航風雲、台灣股市狂飆、香港九七回歸及國大修憲爭議、圍捕陳進興、華航空難等。相當程度來說,只要台灣一有事件,透過中時的網際網路可以台灣的觀點,以同等的速度向全球發言。
自印尼華人受害事件發生以來,中時電子報也特製了印尼政情的特別報導區,收集了自五月以來相關追蹤報導,也提供其與其他相關的網站聯結以更進一步的看到其他的報導。
四、結語
如果會有一個跨國界的華人社區存在的話,網際網路應該就是這個社區的電子連絡道路。目前約有三千多萬的海外華人(不包括台灣)居住在全球135個國家中,而這其中至少有4百萬全球華人是網絡的使用者及電腦專家。這些為數不少的網路使用者經由網路上的互動對社群意識與認同應該會有相當的影響。C. Wright Mills曾將在社會各階層中彼此交換意見的小團體稱為初基公眾(primary public)(Mills:1963),一般人都會對各種大眾傳媒的報導加以比較,然後,會拿個人的經驗和傳媒的報導比較,但Mills指出更重要的是在初基公眾之間彼此會有頻繁的意見交流。通常每個初基公眾間都有意見領袖的存在,他們分散在社會的各個角落,與一般人生活在同一個圈子裡影響著初基公眾的想法。Mills認為初基公眾的互通訊息是整個「公眾」形成的關鍵,民意的動向也會由此發展。而目前這四百萬華人網路使用者,可能就是居住在全球各地之華人初基公眾得以互通訊息的重要媒介。如果說在全球化的資訊時代,透過網際網路,溝通境界更趨寬廣,可以達到全球連線、多元溝通、雙向互動的公共空間在網際網路上出現,而出現電子初基公眾,形成虛擬的電腦社群(virtual cybernetic community)的話,那跨國的華人社群應該也有可能形成這樣一個想像的社群。這個社群並不以傳統主權國家疆域為界,也非受單一國家機關的統治,當他們以共同的關懷形成公共領域時,對影響所及之國家政經、社會文化會發生什麼樣的作用,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與探討。
參考書目
Gates, Bill原著,王美音譯
The Road Ahead(擁抱未來),台北:遠流。
Habermas, Jurgen原著,劉鋒譯
1995“Offentlichkeit”(公共領域),收於社會主義:後泠戰時代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Mills, C. Wright
1963“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in Irving Louis Horowitz(ed.), Power,
Politics and People: the Collected Essays of C. Wright Mill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g, Aihwa
1997 Better Tomorrow? The Struggle for Global Visibility? in Sojourn
Vol.12, No.2(1997):192-225.
- Jan 28 Fri 2005 14:27
全球化下華人跨國公共領域的形成:印尼風暴後全球華人網路動員的意涵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