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者的生活美學、公共哲學與生態倫理學
◆ 吳英明
(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發展局長)
什麼是決策者呢?在傳統的思維裏,一個有能力、有權力、有實力的人往往很容易成為一個團體、社會或國家政策方向的決定者,公共資源的分配者;而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地球村的概念已漸深植人們心中,前述傳統決策者的特性勢必無法跟上變遷快速的社經政治情勢發展,而將迅速為時代的洪流所淹沒。一個站在世界潮流前端的決策者,不可或缺的是要具備有更完整的素養、責任、視野。
表一:傳統與現代決策者所需具備之決策能力
傳統決策者 現代決策者
能力 vs 素養
權力 vs 責任
實力 vs 視野
決策者空有能力而不具備各方面的素養,其決定的政策必定無法切中時勢以為社會帶來無窮盡的公共利益,亦無法整合社會資源及建立人民與政府相互依存之感受;以權力作為決策的後盾,若無責任的制約,決策將產生偏執而無法符合多數人的利益,並兼顧少數人的權益;除了有實力且兼具了視野的決策者,知道社會的脈動,觀察社會主流的趨勢,勾劃出美麗的願景,而有完成政策的使命感及驅策力。所以要成為一個現代決策者,將面臨以下的挑戰。
一、公共決策者的新挑戰
現今的國際社會因為經貿往來頻繁,電子通訊、資訊傳播和交通的發達,使得各國間的互動性非常高,另外人民教育程度提高,民主思潮興盛,公民參與性提高,公共決策者在此時代洪流之下,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素如下:
(一)全球化的世界
「全球化」(Globalization)就其字面上的意涵,應是指某一個活動,在地球上「全面化」的過程。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發達後,陸地上的舊絲路沒落了,海洋上的全球性新航路卻活躍起來,特別是二十世紀最後三十年間,全球海空航運大幅成長,國際貿易更加多邊化,網際網路的用途與使用人口快速擴大,所有這些變化,都使得整個地球一夕之間成為同步互動的整體。即全球化因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資訊化、交通運輸科技等要素互動而產生,它表現大規模生產、消費、交流及參與的特色。具體而言,人類組織與活動的空間形式,在活動、相互作用及權力運作方面,轉向了跨國、跨區域或跨洲的變化,它涵括了各種社會關係與制度機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強化與深化。
儘管全球化過程本來是由經濟活動主導,使得全球變成一個單位,而讓經濟活動「即時」運作。但依目前所觀察的,全球化的內涵早已從經濟活動領域,快速擴散到人們生活的各種活動領域了。它變成了一種「關於我們生活中時空轉換」的概念意涵,在某種程度上,人們逐漸被整編,進入一個以全世界為範圍的多元互動社會體系,世界各地的人們因為相互依賴的深化而相互影響。
全球化是文明發展的趨勢也是危機,全球化所構成的分化整合複雜性內涵,常使決策者陷入兩難的困境。我們從知識經濟中,享受了「速富」的機會,但我們又不願意在知識經濟中成為被淘汰或是被排除的「輸家」,這是兩難。我們一方面喜歡物美價廉的東西,一方面我們又不願意看到跨國企業打垮本地企業,這是兩難。我們享受網際網路帶來的即時性,一方面我們又必須擔心,網際網路的負面作用,這也是兩難。
由於全球化牽涉的變數和不確定性愈來愈高,所涉及的價值爭議愈來愈大,並且必須面臨判斷和決定(解決)要求的時限愈來愈短(甚至要求即刻解決)。因此,其承擔的風險和挑戰也愈來愈嚴峻。因為,決策者已失去舊有的控制、計算、操桿的保障,全球化之複雜向度如混沌理論一般,變數稍一增加,則可能全盤動盪。因為全球化的世界是一個沒有疆界的互動,所以決策者必須有跨域、多元化、分擔風險的觀念。
全球化對任何一個國家、一個都市、一個社區、一個區域,以及一個組織都會產生正、負並存之影響,同時也會產生公共政策全球化的效應。所以公共決策者對全球化需有深入了解及回應的能力,具備全球視野與跨域整合的觀念,以掌握全球環境,成為社會永恆發展的推動者。
(二)民主化的社會
Democracy(民主)一詞,希臘文的意思是「由人民治理」,事實上,民主應是為社會培養「更勝任的公共治理者」。民主不僅談人民權利義務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著重使人民成為有治理能力的人民。民主具有一種「浪漫力」,能使制度內每一分子可以談夢想,並有機會使美夢成真,並激起人民對共同生活之熱情。同時,民主亦具有凝聚「交集力」的機制,社會達成共識的能力得以提升,使公共事務得以有效推動。台灣近幾年在有心人士努力推動下,對於公共事務的處理相當盛行「社區主義」、「市民主義」、「生命共同體」、「市民意識」、「社區意識」、「市民參與」或「社區參與」等相當市民化、社區化、生活化的公民社會思考模式。即台灣人民對於社會生活的經營已漸漸明白必須從個人本位或自利的本質,往建立新的社群關係和新的公民倫理關係邁進。所謂新的社群關係乃指社會的每一組成分子間的互動關係必須從模糊不明確,演進到以文明的法治精神來規範;所謂新的公民倫理關係係指市民個人的生活與社區、社會和政府間的互動必須從對立式的零和關係演進到和諧協雙贏的互動關係。這種尋求市民化、社區化和生活化的社群關係和倫理關係都是一種邁向「公民社會」的表徵。
我們的社會需要透過「公民社會」的充實來建立新的秩序;而這個新的秩序必須要以新的社群關係和新的公民倫理關係來落實。一個社會若缺乏「公民社會」內涵,那麼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是不可能達到。台灣生活的經驗已告訴我們,個人富裕的物質生活無法使人民得到真正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人是生活在社區和社會環境與制度當中,若我們生活在一個社群關係貧瘠和倫理關係蕩然不存的社會裏,我們怎可能得到豐盛的市民生活。
當人民開始瞭解自己是主人,並且學習做主人的氣質、風度、視野和履行人民責任時,公共決策者就必須規劃和提供一套有效的資訊和參與系統,使人民能得到充分的資訊,同時透過多元的管道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見表達,使民意得以顯彰,讓人民的生命潛能受到保護及開發,並使人民的全人(Whole person)發展在社會生活經驗中受到激勵和栽培,使人民願意奉獻心力而成為社會的資源。
總之,就決策者而言,「民主」的精神不能被肢解,然後選擇性地接縫於舊有的思維、價值觀、制度及作法中,或者是被作為改裝原有殘缺制度的美麗材料而已。優質民主需要優質政府,而優質政府需要優質決策者,優質決策者則需要優質民主培訓。即決策者是公民社會的永續經營團隊工作者,有著特殊的利益追求及使命目標,為了提升社會普遍的好,決策者必須具備「視野」及「永續」的觀點,還須深刻了解公民社會團隊的普遍需求及不同階層之不同需求;決策者必須善於經營自我團隊,同時透過與公民社會團隊之結合以提升國家競爭力;決策者必須善於開發民間潛能;決策者必須具備勇於實踐永續經營的精神和原則;決策者應每天流露出與人民共同經營社會的專業與謙卑。
二、生活美學與決策者的靈魂
美學思考與文化有密切的關係,翻開西方的文化史,主要有兩個源頭,一為希臘精神,二為希伯來精神。基本上,希臘美學追求的是「使人愉悅、浪漫、優雅」的美,希伯來美學追求的是「尊重、崇高、尊崇」,所以希臘式的美是一種優雅的美,而希伯來式的美則是一種尊崇的美。我們有時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有時感悟的是優美的表現,有時是被崇高的風格所打動,而不論是外在的優雅或是內在的崇高,都是美的表徵。
當我們感受到美時,我們的心是良善、喜悅、有活力的,所以生活美學素養是一種化解衝突、營造身心均衡生活和展現生活品味相當生活性的素養。當公共決策者擁有生活美學的素養,便可以將美學融入決策中,對公共領域造成下列美的思維及成長:
(一)美學強調保有個人品牌的團隊成長及精進,保有個人的原創性,但卻是在團體的文化中共同醞釀、成長、突破。
(二)美學注重責任美感的生活流露,生活中的美學責任對工作完整的追求,工作流程的自我要求及向未來負責的視野。
(三)美學追求均衡、圓滿:美學素養幫助我們對生活作較多元思考,人要衣著、也要氣質、也要有社會環境;社會生活品質不只是植基於「經濟成長」、「GNP」、「建設」等簡單粗糙的觀念。美學素養提供人可以均衡發展人性、理性與感性的空間,公共決策者美學素養將造就更完美的政策觀。
(四)美學啟發我們追求真理及生活文明,營造共同的好、共同的美及共同的理想。
但是台灣的日常生活缺乏美的感動力及感染力,街景、開放空間、公園、生活動線的連結,很難讓人民有「駐足讚嘆」(Amazing)之經驗。若公共決策者為公共服務機構營造美的環境,公務員間的互動及公務員與人民間的互動,將產生奇妙的變化。若公務機構及決策者普遍缺乏美學的素養,其所經營的都市、社會如何美麗起來。
當決策者沒有生活美學素養時,在目標抉擇將沒有長遠的思考,就會顯得現實、快速,短視,若能夠培養生活美學觀,則會為了所認為的優美與崇高而忍耐,在為決策時會考量到對人類價值的深遠意義及影響。
三、公共哲學與決策者的民主
哲學表現對真理的喜愛,公共哲學就是對公共真理的喜愛。決策者對公共事務要有感覺,要能豐富公共領域,做決策時不能僅有「憑良心」與「俯仰無愧」的心態,而是要有一種對人類公共永恆利益的堅持。
人民既然是主人,那麼主人的福祉應該盡力受到完整的考量,並且由決策者以公共政策來落實。然而在怎樣的情況之下,才會產生對主人有益的政策呢?一般而言,決策程序和系統須要有相當高程度的「公共哲學」精神,即是指決策者和行政人員都要有想訂定好政策的態度和努力;決策的程序能夠吸引市民的關心;而且政策的價值取向能顧全不同人民群體的尊嚴和需求。決策者的決策程序和系統不僅要制度化的鼓勵市民的參與,同時也提供與人民間互相學習成長的園地。決策者若具公共哲學觀,他(她)會展現對公共領域、公共利益與公共倫理高度的敏感度。
決策者的民主不是決策者裝出一副討好人民的樣子,而是以負責任的態度誠懇合理回應人民的需求;人民做主不是強調人民優越掌權控制,而是力求民意多元表現和民眾多元參與;人民做主不在於強調市民的絕對權威,而是完全尊重人民是政府權利合法性來源的基礎;人民做主所強調的不是粗糙的「主人觀」,而是精緻的「公民觀」;「粗糙的主人觀」可能使人民落於權利的膨脹,而「精緻的公民觀」則肯定人民的尊貴和能力。
從決策者的角度而言,人民做主應該是尊重人民「是主人」的地位、「參與決策」的能力和「履行責任」的素養。「人民參與」是公共政策規劃、制定與執行過程中重要且寶貴的資產。現代的政策規劃觀已從「為人民規劃」,進化到「與人民一起規劃」。公共政策如要與人民生活更緊密的結合,那麼決策者必須要從與人民互動中來瞭解人民的需要,人民的感受及人民可提供的資源。
「與人民一起規劃」並不是指一切都聽從人民,而是有制度的提供一個激勵人民共同關心公共事務的機會,同時也透過人民自然切身的意見表達發現政策盲點,也能降低政策執行的阻礙。
從政策制定的角度而言,「公民參與」提供另一種影響公共政策的方式。人民不會因選舉後就對公共政策失去控制權。「公民參與」是一種監督政策制定,甚至是主導政策制定的一種管道。
「公民參與」是社會中一項極為珍貴的「政策資源」。現階段政府財政緊縮,而人民需求無窮,政府與民間必須透過協力關係尋求資源整合經營的方式。那一個社會能把「政府與民間資源」做最有效的整合經營,那個社會的生命力及生活品質將得到確保。「公民參與」正是「政府與民間」發展協力關係的基礎;成熟的「公民參與」將帶動政府資源的整合;社會資源的整合將為都市創造更多有形無形的利益。
「公民參與」這個理念及實踐是未來公共政策發展的走向,以都市為例,市政需要市民參與執行,都市生活需要市民共同經營,都市發展需要整合民間資源。「公民參與」是一種人民關心生活周圍事務的行動機制,它應該受到培養、鼓勵和訓練。決策者在公共政策的規劃、制定和執行中應善於使用「公民參與」,而「公民參與」需要有資訊、組織、專業知識及市民意識,否則「公民參與」會流於形式,再者決策者要將公共問題及需要協助的事項說明,公民才知道如何參與協助。
四、生態倫理與決策者的政策思維
早在四百多年前,葡萄牙航海冒險者,乘風破浪的繞過素有「鬼門關」之稱的黑水溝時,便赫然發現一塊如天堂般之美的島嶼「福爾摩沙」。他們以驚訝和雀躍的口氣嘆道:「好個美麗島!」。經過四百多年的「人文化」洗禮,台灣更益散發其「成熟的美感」。天然的山水、躍升的經濟、漸進改革的民主、多元化的社會,以及教育的落實等等指標乃共同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然而這幅美麗的圖畫卻非常脆弱,脆弱到經不起「風吹草動」的考驗與折磨。每回颱風蒞臨,這幅圖畫也如催枯拉朽地再一次被重創。蕞爾之地的台灣被吹得七零八落,東倒西歪,山水移位、經濟流失、社會力下降、官場惡質文化的現形等情狀令人有慘不忍睹之感。到底是何原因使得台灣猶如一位體態輕盈、狀貌優美,但卻體質不良的美女之不堪一擊?當我們平心靜氣的檢討主要原因時,其實答案早已呼之欲出。原來我們的決策者和人民兩者在主宰決策過程的思考模式中,缺乏「生態倫理」和「生態決策觀」的理念。
簡單的說「生態倫理」是一種表現人、土地、家、生活與自然的結合的秩序;它將使「在地知識」、「在地參與」、「在地感情」和「在地環境」做和諧性最高的突破,「生態決策觀」並不是「泛環保化」與「泛生態化」的代名詞,而是「永續生態保護」、「傳承營造」、「公民自省」與「社會重建」等概念的互動與實踐,換言之即是意識到人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這不僅僅是口號的包裝與宣傳,而是藉由這些概念的穿針引線,深深的將「責任美感」烙印在每個決策者與人民的心坎及生活經驗之中,進而打破長期以來推諉塞責、互踢皮球的官僚政治習氣及缺乏公民素養的人民行為。
首先,在「永續生態保護」方面,我們應該重視資源的永續利用與水土保持的維護。換言之,決策者應該有長期計畫或對策存於胸中,而不是短視近利,汲汲營營於金錢、物質、開發、繁榮之上。即我們對環境資源的使用及規劃,要從無限取用的心態,改以「責任美感」與「永續發展」的心思來欣賞、擁抱、使用它。
其次,「傳承管理」注重的是「自然生態、人文、社會和生活結合」的社會經營新觀念。其發展方式乃是使一個社會的「傳承」同時變成「國家資產」、「都市資產」、「社會資產」和「生活資產」。從而將這些資產轉化成人民的感情、生活內容和文化認同。長期以來,我們始終沒有將原住民、特殊景觀、古蹟或任何文化的象徵視為資產而善加經營。尤有甚者,我們任其盲目的開發、風吹、日曬、雨淋,進而腐化。甚至在建造某些公共設施的時候,偷工減料、貪污收取回扣等,皆為屢見不鮮的事。因為缺乏「傳承管理」的社會發展使我們的建設沒有品味,生活沒有內容。
因此「生態決策能力」並不是指決策者應具有豐富生態知識產生的權力、權威或道德觀。相反的,「生態決策能力」是一種內化的生態素養,超越自我的生活視野及美善生活的追求。即是一種「生態素養」,要有閱讀能力,有使用數字能力(但必須了解數字的限制),有整體而全面思考的能力,更有以內省的心態來觀察自然的能力。
表二:決策者應具備的涵養與影響
| 生活美學 | 公共哲學 | 生態倫理觀 |
內在 | 對美、崇高及永恒的追求。 | 對真理及公共價值觀的喜愛。 | 內化的生態素養。 |
外顯 | 堅持營造美與善的環境,決策時會考量人類價值的深遠意義及影響。 | 對公共利益、公共領域與公共倫理具有高度敏感度,對共同生活的經驗有光榮感,重視公民參與。 | 具全面思考的能力,以內省的心態來觀察人和社會、自然的和諧關係。 |
五、贏在決策
講究生活美學的決策者經常表現出一種追求全人生活、永恆及永續、真實善良的特質;在日常生活當中享受優雅的獨處,不洩氣的積極創造公共的善,美學啟發我們追求真理及生活文明;公共哲學讓我們對公共事務的永恆價值有一顆堅持的心,以實現共同的好,生態決策觀則是讓我們內省到人、生活環境與大自然間的和諧關係建立。
贏在決策就是要培養生活美學、有公共哲學觀及生態決策觀,不再被數字、程式、分析工具等誤導。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種種挑戰,一個負有決策職責的人,若要表現稱職勝任,必需要具備生態決策的視野、公共價值觀、意志和行動力;換言之即是擁有一種內化的生態素養、超越自我的公共生活視野,以及對美善生活的追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