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宗教的未來
陳瑞貴
目錄
變遷中的宗教
變遷的加速與衝擊
廿一世紀的宗教觀
宗教商品化?
公眾教堂:美國宗教的未來?
適應變遷的宗教
結語
變遷中的宗教
「未來學」的哲學基礎是「變」,也就是說,未來學家認為「變」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從歷史中我們很容易發現許多「變遷的事實」(註一),例如:家庭主體由大家庭轉變為小家庭再到多樣化家庭;政治制度由專制獨裁到代議民主再到預期參與民主(Anticipatory Democracy);文化結構由前塑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到同塑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再為後塑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宗教呢(註二)?也在變農業社會時,寺廟教堂是權力的中心,無論是住持、道長、神父,經常擁有經濟的、社會的、甚至是政治的決定權力。這些地方的建築往往是高聳的或是獨特的,表現權力核心無所不在,也是附近人民的群聚處所。但現在的神職人員已不再是掌握政治、社會、經濟權力者,教堂寺廟不再是高聳的建築物,甚至湮沒在高樓大廈中,近年來台灣有些神壇就設在公寓堙A幾乎不覺得其存在。
今天的宗教組織大量地使用傳播媒體,與過去非到教堂寺廟聽道不可的景象相比,可說是迥然不同。在台灣過去不僅有「大法輪」、「700俱樂部」、「光明世界」、「生命活泉」等電視節目;現在也有「佛光」、「大愛」、「法界衛星」等電視節目。而錄音帶、錄影帶、及書刊的發行更是普遍。所以,現在信仰宗教,不一定要上教堂、寺廟了。
宗教的宇宙觀也因工業革命的影響產生了改變,在農業社會主要架構是「自然與宇宙」。當時的人相信永睇P自然宇宙的現象,自然界是被神所控制的,他們的行為是配合大自然的,經由從屬大自然的行為,而與宇宙合一。到了工業社會移轉到「人與勞動者」的關係,他們發現許多事情並不一定要借助「神」才能獲得或解決,所以,他們重視人的能力及知識,這是屬「人的世界」,因此十九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尼采宣佈「上帝之死」。到了一九五○年代電腦問世帶來科技革命及知識革命,在很短暫的時間裡,我們比過去幾千年對環境的認知增加了數百倍甚至數千倍,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辦不到的事終於能辦到了,例如登陸月球,太空基地的設置、生育性別的控制。如果以工業社會的宗教信仰趨勢繼續推論的話,宗教應該是更沒有前途了,甚至應該進一步宣佈「宗教之死」,事實上不僅沒有發生,反而更蓬勃成長,這種現象是因為知識的發展及急遽增加,使人類發現,未來將面對更多難以解決的危機,如人口、環境、糧食、就業等等問題,而他們也發現在擴大的宇宙觀下,還有更大的「未知領域」。這時候的宗教觀,已把上帝、佛陀等神聖的象徵拉進世人心中,個人的心是上帝、佛陀等神聖象徵的殿堂。
所以,宗教之所以一直存在是來自於對宇宙不同階段的認知:從對自然宇宙的茫然無知,到對有限環境及空間的已知,再到今天因「已知」而產生更多新的「未知」,我們依然因為對自然宇宙的未能完全認知,而使宗教依然存在著以及被更熱烈地渴望著。
但同時,這種情形的結果,也就造成了宗教的內容、精神、教義解釋和儀式上的改變。
變遷的加速與衝擊
整合未來學家的看法,未來的人類社會,仍必將有危機的存在,但亦將由人類智慧和潛能來解決,尤其需要全人類的合作以共謀一個美好的未來。誠然,宗教也必然要對社會變遷加遽的衝擊。
傳統的宗教未來將面對以下的社會衝擊,這些衝擊帶來「機會」也可能帶來「危機」(註三):
科技革命: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面臨了工業革命以來另一次重大的衝擊,就是電腦化與自動化。電腦的問世和改革使人類許多無法克服的問題迎刃而解,例如:龐大的數字和資料的處理,甚至電腦可為我們所設想的未來尋找出一條最適當的可能途徑。在許多方面,它已超越了人腦的能力也提供人類更高品質的生活。這種情況不能不使人類考慮到我們還有一個並不比「神」遜色的「高智慧」神能。那麼「神是萬能」,是「較人類智慧更高、能力更強」的權威角色將面臨重大的挑戰。尤其「知性工業」(Knowledge Industry)的快速成長,各種次專業知識大量生產。這些系統化的知識成為社會改革、創新與政策形成的泉源,進而帶動了「科技的發展與成長」,使人類在物質生活上享受高度的多樣性及新奇性。這種連鎖的演化關係,也就是「科學引導技術、技術帶動工業」的現象,甚至科技也帶領我們離開了上帝所賜的生活領域--地球。於是宗教受到挑戰,人類更能懷疑傳統神能的存在。
確實我們正處在一個「超科技的震撼」中,也就是未來學家A. Toffler 所稱的「未來的震撼」(Futures Schock)。影響所及,不只是科技本身,還包括社會層面例如家庭型態的改變、性革命的出現、青年革命的發展、就業,知識獲取等等問題。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但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也就是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科技革命對人類而言,並未解決所有的問題,反而帶來新的問題。
確實當我們解決或認知一些過去不能解決的或無法認知的問題後,我們又得面對新的不能解決或「未知」的問題。例如當我們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麼,「宇宙」有多大?「人類」是不是唯一的生物類種?除了「太陽系」外還有多少星系?人類由於醫學進步延長了生命,但終究會死,死後還有生命嗎?那種生命又如何呢?同時由於電腦的巨大化(VLSI),智慧型電腦的出現,人類是否會被「電腦」控制?因為工業快速的成長,生態體系、環境安全受到嚴重的破壞,我們不就是生活在一個高污染、充滿核戰恐懼的時代裡嗎?生物革命的結果,一夕之間可製造出數千種的人類,男女性別受科技的控制是否會產生性別失調?這些恐懼使今天的人類更徬徨,由於人類潛能的有限,無法一下子盡知宇宙一切奧秘,於是神學依然有存在的基礎。
傳播革命:近半個世紀以來,電子傳播技術快速成長,人類社會從此進入一個以電訊為主的社會。在未來的世紀中,這種電訊傳播革命將帶來人類生活上的鉅變。它將結合報紙、雜誌、書籍、收音機、電視機、錄影機、人造衛星、電傳視訊、電腦終端機、網際網路等電子通訊系統快速生產而且提供大量的資訊。這種傳播革命使人類無需上學就可獲得知識,甚至學校的知識比傳播媒體上的知識來得落伍陳舊。由於傳播媒體的普及和多樣化使人類可經由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而形成「價值多元化」。宗教價值的同質化此時受到重大的挑戰,它已不易規範教徒的生活行為,甚至教徒學會去懷疑「先知」的經驗論,而「先知」是宗教存在的基本因素之一。同時傳播革命的結果,使得人類的世界觀由狹隘的地域認知,擴大到全球、全人類乃至人類已知與未知的宇宙。所以,堅持地域的、種族的和過份排他性的宗教,以及一般宗教的有限性教義都會受到空前的壓力,此類宗教一方面無法拒絕其他教派經由傳播系統的影響,另方面此類宗教還得接受其他知識系統及其他教派的價值挑戰。
從另一角度來看,傳播媒體也受到宗教的利用,成為傳播教義的工具之一,這是過去所沒有的。例如「700俱樂部」提供的資訊有知性的也有世界性的,它也接受了在家祈禱與接受祝福的方式。台灣的有線電視如「佛光」、「大愛」、「法界衛星」等亦是如此。
社會革命:這一因素基本上是來自於前兩個因素所產生的鉅變結果。由於科技革命以千變萬化及迅雷不及掩耳的態勢出現,使社會充滿了不確定性、不連續性,也就是不斷出現新奇的事物,行為變得無常性,甚至「人際關係」也變得非常脆弱。由於傳播媒體的影響,「知識爆發」的壓力使我們感受到嚴重的知識匱乏,知識吸收的速度往往比不上知識生產的速度,職業上的知識永遠不足,再加上自動化與電腦化,使人在職業上必須不斷調整其能力及處境,也就是人的一生中不再只有一次就業。此種現象一方面來自於平均年齡的延長,另方面來自於知識與職業品質的關係。由於未來的社會不再是靠體力而是運用智慧的時代,薪資足以使青年人及早脫離家庭獨立,女性可以獨力維持生活,再加上新奇的嚐試,因此多樣化的變遷使許多人經常出現調適上的困難而感到惶恐不安。根據未來學家的統計,未來將有80%的人口居住在都市。都市生活本身具有匿名性和次級人際互動,較容易產生挫折感。因此,使人感到無依,且因此產生更多的社會問題,包括各式的犯罪、心理健康問題、市民權利的問題、住宅安全的問題等等。
此種社會革命也使宗教產生不確定性,宗教組織愈來愈難以掌握其教徒,教徒的信仰也產生了分歧性。但相對地愈來愈多人卻因不確定性而去尋求可在生活中獲得訴求的地方,宗教正提供了這樣的功能。
廿一世紀的宗教觀
面向新世紀,宗教社會應該聯合起來協助世界創造一個廿一世紀的全球社會。
解決危機的傳統角色
長久以來,宗教處理危機的主要策略有:
宗教領袖企圖把宗教傳統運用神學化和教條化的方式解釋危機。
改善危機的活動,如對窮人的慈善服務、送糧食給饑民、提供避難所給流浪者等等藉以緩和不幸的結果,同時給與受害者暫時的象徵式的幫助,但對於造成危機的結構和制度因素卻未曾深入解決。
針對某些特定問題採取直接反應。這種反應可見之於美國和其它地方的黑人民權運動、反核團體、基本回教教派和激進馬克斯主義者的革命行動、宗教戰爭等等。這種宗教和思想的行動似乎日益增加,不論其結果是好是壞,在下世紀仍可預見會繼續存在。
無為,也就是從難題中脫離。這種不作為的反應往往採取宗教社會、教區、修道院等形式出現。宗教的價值觀與運作根植於某一特定地點或地區,脫離人類的俗務。這種宗教上的不作為在面臨地球上的重大危機時,可預見也將會日益增加。
上面所提及的宗教團體的策略可能會持續到下一世紀,但它們對於世界上禍害與問題的影響將愈來愈衰微。事實上,它們的地位可能也成為問題的一部份,而不再是解決者的角色。
宗教與全球社會
傳統上,宗教社會一直是社會精神與道德力量的根源。它們讚美正面的價值,而譴責負面的價值。它們創造了智慧的財產。同時也以神的名義發起戰爭,迫害異己,寬容罪惡的力量。在現今世界裡,它們卻傾向於表現過時的信仰,而較少努力追求正義和解決和平衝擊。宗教要成為有助於全球社會誕生的接生者,他們必須經歷巨大的變革。
宗教比國家還要分歧,它們分裂成數以千計的各種大小不一,形式不同的團體。它們大多宣稱自己宗教為邁向心靈實現的唯一途徑。競爭、宗教戰爭及破壞行動常常構成宗教之間的關係;然而大部份宗教所信奉的文化價值,卻是博愛、和平、希望、教化、體恤和分享等普遍的價值。
今日的宗教能否加以變革,加強這些普遍的價值而減少負面的信仰與行動?以下是未來可能發展的樂觀景象,無論這種或類似的景象是否能在廿一世紀來臨,都是前景可期的遠景。
猶太教可能是西方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且今日仍擁有重要的影響力。在希伯來聖經內一直有個夢,那就是把耶路撒冷視為吸引其他國家的聖城。假使現代的猶太教能夠解決其內在的分裂,結合以色列共同實現這個古老的夢想,那麼耶路撒冷可能會被宣告成為世界城市。如此,聯合國、世界法庭、及其他國際性的經濟與科學機構都會在此重建。
猶太教在歷史上和基督教及回教都有密切關係。世界上大多數宗教團體都透過這三個宗教展開相互活動。如果可以展開某種程度的合作關係,共同為促進人類邁向全球社會而努力,那麼類似「聯合宗教」的組織終將來臨。像這類組織的性質、發展和結構都將可能被提出來討論。它的目標在透過世界上其他世界性的組織提供世界未來願景與道德力量。這種世界上主要信仰的對話將有助於世界目標的淨化與宏揚。
宗教商品化
當人類的文明演進至後工業社會時,早已充斥在社會中的消費性商品和服務將可能使宗教商品化。現在,一股很強烈的趨勢乃是將生活中有關道德和精神的層面視作商品,陳列在宗教市場上,供消費者憑口味和靈感去選取,這股趨勢將會持續下去。宗教不過是一種商品嗎?
先進的後工業社會文化將如何影響宗教的方向呢?宗教將會被視為消費生活中的一環(註四)。
因為,經濟體系製造了太多的財富,讓我們自由地選擇加以消費,甚至超過了滿足點的需求;然而,物質的消費終究有其侷限,新房、新家電、新牌的啤酒、新式的餐館…..等等;一旦物質不再能滿足我們的消費時,我們就開始追尋新的個人經驗,例如,旅行、奇妙的休假、再深造、心理治療、跳傘、刺激的聚會,藉以再創消費滿足的高潮。
除此之外,在現有環境中所能夠尋覓的,就是精神經驗層面的消費了;無論是個人崇拜、克藥、雲遊四方、或是詭異的冥想,都能在此方面促使你得到滿足。一旦掌握了這樣的趨勢,神職人員將會迎合消費者的喜好,推銷他們的「產品」,告訴你他們可以為你創造多少的精神滿足;這些將十分精妙,而且打著「個人心靈成長」這個高貴的口號作為掩飾。但是無論如何,將宗教看作消費性商品的趨勢會一直存在。
電子化教堂
今天,運用大眾傳播媒介來傳教的情況,可能就為明日的消費主義宗教下了最好的註腳;因為觀眾基本上有開關電源鈕的自由,他們可以自由地選台觀賞、變換頻道,因此,電視神職人員就必須迅速地「銷售」他的「產品」。
一九八○年代,「雙向」的有線電視,將把電視的發展帶入一個新的紀元,無論是主要的宗教、或是獨立的教派、抑或其他宗教團體的聯盟都會運用此項新科技。電視上所呈現的「電子化教堂」未來在製作技巧上將更形精進。
觀眾很快就可以坐在家中,隨意收看他們所希望的宗教訊息,或者使用遙控器,訂購一本新書或為教會作一些奉獻。如此的宗教活動,將不再有距離遠近的考慮:沒有面對面的接觸、缺少人際的互動、友誼也不復存在,一切宗教活動均將聽任消費者自行支配。
今日的教堂就是明日的博物館
隨著社會習俗的日漸世俗化,個人神聖人格成長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新的博物館於焉誕生,那將是一種生活化的博物館。旅遊業者將會積極發展這種活動,並使其能力更加擴展、形式更加精美,以便將歷史的世界重新創造出來,呈現在世人眼前。
這種趨勢正是將生活中道德和精神層面的事物視為商品,而且依據宗教市場中消費大眾的口味和靈感,來行銷和陳列這些「商品」。
對一波波來拜訪的觀光客而言,大教堂應是最重要的:它究竟是羅馬式建築或是歌德式建築?它那高高的拱形圓屋頂的天花板,教堂中的塑像和壁簷的雕飾,乃至於這樣的建築是為榮耀上帝而建造的,或是「以滿足消費大眾的審美口味為主」呢?工業社會講求客觀心態下的結果,將教會「以一種文化來滋養生活的目的」的功能完全改變了。
未來又將如何?我們的口味已經變得愈來愈複雜了,現在已經演變到不只是以世俗化和客觀的想法來追尋個人所界定的聖潔,未來還將影響到一些宗教上的習俗,這些習俗正使他們的過去更為真實而具體。
將教堂變成博物館的趨勢將會繼續。此外,將教堂在原來世界中已有的一項意義--「教堂有其獨特的生活」重新拾回,這種企圖當可完成;如此,教堂將會變成「可以住宿」的博物館,供人們來此居住或舉辦各種訓練營。
促銷精神層面的經驗
無論各種層次的人,現今在接受宗教活動時,他們行為的動機並非單純地源自對過去歷史事物的好奇心,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希望藉由對自我壓抑的精神世界作較深度的經歷,來提昇個人的精神生活。這就是未來宗教生活的寫照(註五)。
無論就生理或心理而言,在過去的宗教生活上所投資的精力將是十分真實的,因為人們至少有段很短的時間是貢獻在這方面的事物上;度過了周末假期,每一個都要再回到家中,或是恢復後工業社會生活中例行的工作,就像今日的教會生活一樣,過完禮拜日又迎向週一的生活。
不過,這並不表示過去的人們會對宗教有著堅定的信心,唯其如此,自主的個人才不會為外物所挾制。所以,宗教所要「銷售」的不過是用一種令人興奮的經驗,來滿足人們的需求而已,就像今天的深造、心理治療、夏令營、休閒公園一樣,發揮類似的功能。
放棄自主,超越自我
僅靠著消費者心態或是人類自主的教條,我們無法瞭解宗教的精髓;因為,在所有高層次的宗教教義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在工業化自我陶醉表層上的兩項重要事物。
每一個人並不是那麼的自主或獨立。每一個人不過是各種團體中的一部份而已,我們並非只屬於我們自己;而且每一個人是與上帝相連、與全人類相連。生存的意義並非依照我們所選擇去購買的事物來決定,而是由我們在宇宙這個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來決定;無論它是達賴喇嘛、道、聖靈、或是耶和華的旨意,「我們是誰」乃是由我們與一個比我們自己更廣大的意象間的關係所決定。
通向滿足之路,遲早會需要自我犧牲,這樣的自我轉變將使你超越一切。例如在印度教中,真正的自由(Moksha)唯有在我們將分離的、不同的每一個自我(Atman)完全臣服於所有事物超絕的總體—婆羅門(Brahman)之下,我們才能覓得。
佛法中,我們可以發現「空」的境界,告訴人要能「堪破」一切,同樣的意思用回教的話來表達稱之為「降服」;在基督教中,耶穌教訓眾人,要進到上帝的國,人必須撤下一切所有的,背起他自己的十字架,跟從耶穌,甚至願意為上帝犧牲;聖法蘭西斯在他有名的禱告詞的結尾時說道:「幫助我!在你所賜、我所接受的一切事情上,讓我能夠學習;使我在忘我的境地裡,能夠發現生命的永恆。」
如果,我們緊抓著人類自主的信念而不鬆手,堅信生活的目的不過是在滿足個人的慾望,相信自由是包含了商品和經驗的無限制消費,那麼宗教信仰內涵的深度永遠無法發現;或許,我們需要有一份擬古的宗教信仰,但是,這份信仰乃是由我們自己創造,而非由上帝的旨意顯示給我們?!
混亂或是整合
總之,兩條路似乎是很明顯的擺在我們眼前。如果,不加限制的自我中心主義毫不減弱的引領我們由工業社會進入後工業社會,則宗教信仰不過變成消費項目中的一樣。雖然對後工業社會本身而言,如此並無大礙,但是,這樣對已開發世界的加速消費既無抵制又無監控,那麼我們只是不斷地朝著文化崩潰、全球混亂的目標邁進而已。
另一條路則是,藉由真實的宗教信仰,真正地達到萬事萬物相互超凡調和的境界,而且有足夠的人願意堪破自身作為回應,屆時,我們的文明當可重尋到一顆嶄新而合一的心,以及新的目標、和更新的活力;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大家是手牽手、心連心,統合在一塊兒共同為締造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富裕生活而努力。
未來的宗教將如何走?
公眾教堂:美國宗教的未來?
有一天「公眾教堂」(Public Church)將可以把美國境內數以千計的基督教派別聯合起來(註六)。
基督教的特殊型式,可能在後現代社會(Post-modern)中,以一種不確定的角色出現。
美國新教權力長期依賴創造及維持一個成功的傳道方式以抗衡根植已久的人本主義的世俗觀及自由的基督教。實用主義不只是神學,同時也是一種意識型態,反映了美國社會的次級文化。
象徵主義和世俗化
在教育,電視及家庭問題上,新教權力派(New Christian Right)已經成為一股新的教育力量。
新教,已經成為了一種抉擇的關鍵象徵,亦就是包含了一種人類自治,世界缺乏創造力,對超然的拒絕以及世俗主義的勝利的景象。
電視媒體的大量使用,能夠確切地影響新教意識型態的未來。「電子化教堂」(Electronic Church)所意味的不只是一種科技上的成就,也是現代生活內涵中,傳統宗教的危機。新教徒開始大量使用最進步的科技設備來傳送他們的觀念,那麼電視正好給予實用主義者一種對於迄今所不可得的威權的測度方法。
但是,如同神學家寇克斯(Harvey Cox)在「世俗城市的宗教」(Religion in Secular City)中所述及的「實用主義是傳統宗教的高度表現。電視是一種反傳統的現象,且很少有任何宗教擁抱著人工器具而熱心工作不被批評的。」電視及廿世紀的市場行銷技巧不只是中性的工具而已,他們更代表了反傳統道德的態度和價值。
實用主義者相信他們正在對抗個人主義和舊道德。由於大量購買傳播媒介的時間,實用主義者可能就毫不知覺地強調了現代世界最具挑戰性的特色。
史塔克教授(Rodney Stark)和班布里吉教授(William Bainbridge)推翻了所謂「要世俗化就需要宗教沒落」的假設。他們認為一種動態的宗教和世俗化過程的互動現象普遍存在所有的社會中,隨著宗教組織的世界化,這種互動的層面也擴大了。這種趨勢未曾中止過宗教的存在,他們依然維持著宗教的信仰,而只是做資產上的轉化罷了。誠如信仰一般,世界化的觀念受到一些較為熱心的宗教組織的支持。
此外,世俗化的過程是自制的,因為它產生了兩種對立的產物—信仰復興及宗教改革。以信仰復興而言,當世俗化蝕化了傳統的宗教組織時,新教組織的型式保存了傳統宗教的旺盛活力,此情形以美國近年來的社會為典型。
世俗化也激起了宗教改革,信仰復興發生在充滿傳統色彩的教堂中,和祭禮活動最脆弱的地區。例如美國的西海岸城市在傳統教堂的影響沒落時,新宗教普遍已經產生了這些影響。
基督教所不可預知的未來
1960年至1970年間,美國文化領土上產生了數以千計的宗教,他們確信自己會有成功的影響力。社會學家Robert Bellah在「心靈的習性」(Habits of the Heart)中提到,1960年代的(歐美)文化革命,大部份是神秘主義下的宗教觀的反動,他們的議題使我們對生態、和平、反核武、國際主義、女權等等更加的注意。
1980年代,根據他的描述,從反文化中所導引出來的宗教潮流,曾經被視為是「極端宗教個人主義」(radical religious individualism)下的型態。這類典型的行為批評建構化的宗教,且強調個人和神間的直接關係。他們也使用心靈取向的語言,而且也提昇了個人對自我更高層次的瞭解。
但是,這種宗教型式具有兩種嚴重的限制。第一,它顯示了社會和政治組織已是極脆弱的一環。如此,宗教就會像心理治療般地去照顧人類。其次,它強化現代宗教的團體層次是提昇至純私人的範圍,因此,它所考慮的只是所有可能人中的個人。
從此一觀點而言,美國的基督教派正邁向一個開放的市場,不具有特殊的歷史或神學的界限。
這類團體把個人主義的極致及依賴建構在神學絕對主義及社會排斥主義之上。更進一步而言,他們也自宗教整合主義中離析出來。因此,政治領導人會利用宗教的意識型態去加強社會控制,例如伊朗的獨裁者。
新時代教堂的「弔詭」?
教會觀念的復興,對於駕馭這些五花八門獨立、極端的教派會更加的有效且安全。芝加哥大學教授Martin Marty就曾經提及「 公眾教堂」對未來基督教派的整合將有助益且可行的。
新教徒、傳道者,及羅馬天主教會,將形成一種「心靈溝通」。因此,各教會保存了自己的傳統及風格。公眾教堂將是宗教絕對主義者的一大挑戰,其憑藉的是宗教和政治間的心靈規範。
公眾教會的支持者,不只在他們之間互動而已,同時也建構了普通訴訟所去裁判人類社會的爭端。他們所強調的是尊重其他個人的基本誠信,同時也提出影響普通利益的議題。
這種努力將自基督教的傳統範圍中脫穎而出及使用大多數的現代神學教義。公眾教會的概念同時也對世俗主義者的行為形成挑戰,在公眾場合中,拋棄宗教界限。例如,公眾教會的擁護者反抗現代化科技的利用,而集中於創造人類社會的科技規範。Marty認為:公眾教會將喚起人們從個人經驗論的範疇中找到一個共同思考的社區。這過程必須不排除科學、文學及社會生活。
藉著溝通的方式,把個人完全融合入社會責任及嚴格的神學映射時,基督教能夠做好這項工作。這項成果會是一個西方感應及人類未來的一項融合工作。
適應變遷的宗教
由前面的探討,可以了解到宗教在未來的社會中依然不會消失,但卻同時可以肯定,各教派將會接受社會變遷的觀念去調整自己的教義解釋及宗教儀式。在不違反教派精神及宗旨的大原則下,尋求適應變遷的最佳方式(註七):
宗教組織在未來會接受大量的傳播媒體,一方面從傳播媒體去獲取其他宗教及整體社會的內容,以作為自我調適的參考,另方面繼續利用傳播媒體去「推銷」他的宗教。這些包括書刊、電影、錄影帶、電視頻道、磁碟、錄音帶、人造衛星、網際網路,這些產品將會更快速的傳播,更精緻的製作,使用讓人更容易了解的語言和解釋方式。
神職人員會承認科學與宗教並存,並應用科學的解釋;教徒也會習於這種認知。
教派並存:過分排他性的宗教或與所屬社會之精神文化及規範嚴重相悖的教派將受到約束或反抗,而走向能相容的教派,甚至「通俗宗教」(Civil Religion, Popular Religion)的產生,亦就是繼續其神學上的不同,而發展出一種朦朧但趨於一致的神的觀念,教義和實踐儀式的宗教。這種宗教是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方式為基礎所形成的,這種情形似乎在尋求宗教間同質化的努力。雖然我們不敢預見這種整合型態很快能被各教派所接受,但是卻可找到並存的聯合行為,例如在同一地區各教派的聯合福音大會、對某一社會事務的共同關懷。
宗教間隔化:個人的角色和行為的扮演,依其參加的活動或參與的情境不同,可以分隔,以求得各種不同的滿足。未來,宗教只是人類眾多需求中的一種需求,因此個人會依時間的不同,分配在不同的活動,尋求不同的滿足。這會導致宗教活動將縮減分配到家庭的、教會或廟會的時間。
宗教多元化:因應解釋的不同、社會需求的差異、及新的認知、政府對宗教的尊重,使教派更趨多樣化,數量上也會增加。
宗教世俗化:
¬ 神聖範圍縮小,功能逸出,限制性減少,世俗部份大幅成長,神秘被問題所取代。就像今天所看到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大都脫離「神」的控制。
宗教的傳播採取對話、通俗祝福的方式。
® 宗教成為一種「消遣時間的活動」--教條少的工具性的活動,以及抒情性活動。
‾ 教堂會成為知性提供的場所、社區的活動中心。
° 教堂會出現在傳播媒體中,「電子化教堂」可提供雙向溝通的講道和交談的機會。
教派功能整合:全球性合作的尋求,如過去就曾經由各主要教派勸說耶誕節時,停止中東戰爭的戰火,共同為社會祈福,共同濟助難民,共同關心社會問題,從事社會服務的事業。
宗教活動商品化:由於宗教偏好屬個人事務,未來人一生信仰的宗教可能因靈魂追求的過程與偶然事件而不只信仰一種宗教,宗教活動將具有競爭市場的特質,所以各地方的宗教領袖將視教區的民眾為顧客,宗教本身成了商品化,自己為製造商或推銷商,只做週期性的服務,教徒可由許多管道獲得信仰。
結語
宗教的價值在於尋求人與宇宙的調和,人際互動的和諧發展,簡言之, 它是在為人類追求一個更美好的明天。由於科技及知性的衝擊將使宗教組織在未來必須有「以萬變應萬變」的策略去調適宗教的結構。
在人類因科技快速成長而面對許多毀滅性危機的同時,相容的、合作的宗教聯合有其必要,我們不能讓人類社會因智慧與潛能的發揮,避開了科技成長所產生的危機,卻讓宗教的衝突毀滅了人類。
附註
註一:Trevor Denton(1995), A New Method for Using the Past to Forecast the
Future: Six Illustrations from Religion, Futures Research Quarterly, vol.11
No.4, pp.59-82.
註二:Encyclopedia of the Future, vol.2, NY: Simon & Schulter Macmillan, 1996.
註三:陳欣蘭譯(民76),宗教走向成長或待死的未來,明日世界144期。
註四:Ibid., Encyclopedia of the Future, vol.2.
註五:Ron Seller(1998), Nine Global Trends In Religion, the Futurist, vol.32, No.1.
註六:Richard Kirby and Earl D.C. Brewer(1994), Temples of Tomorrow, the
Futurist, vol.28, No.5.
註七:陳瑞貴(民72),宗教的未來,明日世界,第104期。
陳瑞貴
目錄
變遷中的宗教
變遷的加速與衝擊
廿一世紀的宗教觀
宗教商品化?
公眾教堂:美國宗教的未來?
適應變遷的宗教
結語
變遷中的宗教
「未來學」的哲學基礎是「變」,也就是說,未來學家認為「變」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從歷史中我們很容易發現許多「變遷的事實」(註一),例如:家庭主體由大家庭轉變為小家庭再到多樣化家庭;政治制度由專制獨裁到代議民主再到預期參與民主(Anticipatory Democracy);文化結構由前塑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到同塑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再為後塑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宗教呢(註二)?也在變農業社會時,寺廟教堂是權力的中心,無論是住持、道長、神父,經常擁有經濟的、社會的、甚至是政治的決定權力。這些地方的建築往往是高聳的或是獨特的,表現權力核心無所不在,也是附近人民的群聚處所。但現在的神職人員已不再是掌握政治、社會、經濟權力者,教堂寺廟不再是高聳的建築物,甚至湮沒在高樓大廈中,近年來台灣有些神壇就設在公寓堙A幾乎不覺得其存在。
今天的宗教組織大量地使用傳播媒體,與過去非到教堂寺廟聽道不可的景象相比,可說是迥然不同。在台灣過去不僅有「大法輪」、「700俱樂部」、「光明世界」、「生命活泉」等電視節目;現在也有「佛光」、「大愛」、「法界衛星」等電視節目。而錄音帶、錄影帶、及書刊的發行更是普遍。所以,現在信仰宗教,不一定要上教堂、寺廟了。
宗教的宇宙觀也因工業革命的影響產生了改變,在農業社會主要架構是「自然與宇宙」。當時的人相信永睇P自然宇宙的現象,自然界是被神所控制的,他們的行為是配合大自然的,經由從屬大自然的行為,而與宇宙合一。到了工業社會移轉到「人與勞動者」的關係,他們發現許多事情並不一定要借助「神」才能獲得或解決,所以,他們重視人的能力及知識,這是屬「人的世界」,因此十九世紀的德國哲學家尼采宣佈「上帝之死」。到了一九五○年代電腦問世帶來科技革命及知識革命,在很短暫的時間裡,我們比過去幾千年對環境的認知增加了數百倍甚至數千倍,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辦不到的事終於能辦到了,例如登陸月球,太空基地的設置、生育性別的控制。如果以工業社會的宗教信仰趨勢繼續推論的話,宗教應該是更沒有前途了,甚至應該進一步宣佈「宗教之死」,事實上不僅沒有發生,反而更蓬勃成長,這種現象是因為知識的發展及急遽增加,使人類發現,未來將面對更多難以解決的危機,如人口、環境、糧食、就業等等問題,而他們也發現在擴大的宇宙觀下,還有更大的「未知領域」。這時候的宗教觀,已把上帝、佛陀等神聖的象徵拉進世人心中,個人的心是上帝、佛陀等神聖象徵的殿堂。
所以,宗教之所以一直存在是來自於對宇宙不同階段的認知:從對自然宇宙的茫然無知,到對有限環境及空間的已知,再到今天因「已知」而產生更多新的「未知」,我們依然因為對自然宇宙的未能完全認知,而使宗教依然存在著以及被更熱烈地渴望著。
但同時,這種情形的結果,也就造成了宗教的內容、精神、教義解釋和儀式上的改變。
變遷的加速與衝擊
整合未來學家的看法,未來的人類社會,仍必將有危機的存在,但亦將由人類智慧和潛能來解決,尤其需要全人類的合作以共謀一個美好的未來。誠然,宗教也必然要對社會變遷加遽的衝擊。
傳統的宗教未來將面對以下的社會衝擊,這些衝擊帶來「機會」也可能帶來「危機」(註三):
科技革命: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面臨了工業革命以來另一次重大的衝擊,就是電腦化與自動化。電腦的問世和改革使人類許多無法克服的問題迎刃而解,例如:龐大的數字和資料的處理,甚至電腦可為我們所設想的未來尋找出一條最適當的可能途徑。在許多方面,它已超越了人腦的能力也提供人類更高品質的生活。這種情況不能不使人類考慮到我們還有一個並不比「神」遜色的「高智慧」神能。那麼「神是萬能」,是「較人類智慧更高、能力更強」的權威角色將面臨重大的挑戰。尤其「知性工業」(Knowledge Industry)的快速成長,各種次專業知識大量生產。這些系統化的知識成為社會改革、創新與政策形成的泉源,進而帶動了「科技的發展與成長」,使人類在物質生活上享受高度的多樣性及新奇性。這種連鎖的演化關係,也就是「科學引導技術、技術帶動工業」的現象,甚至科技也帶領我們離開了上帝所賜的生活領域--地球。於是宗教受到挑戰,人類更能懷疑傳統神能的存在。
確實我們正處在一個「超科技的震撼」中,也就是未來學家A. Toffler 所稱的「未來的震撼」(Futures Schock)。影響所及,不只是科技本身,還包括社會層面例如家庭型態的改變、性革命的出現、青年革命的發展、就業,知識獲取等等問題。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但也產生了一些問題,也就是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科技革命對人類而言,並未解決所有的問題,反而帶來新的問題。
確實當我們解決或認知一些過去不能解決的或無法認知的問題後,我們又得面對新的不能解決或「未知」的問題。例如當我們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那麼,「宇宙」有多大?「人類」是不是唯一的生物類種?除了「太陽系」外還有多少星系?人類由於醫學進步延長了生命,但終究會死,死後還有生命嗎?那種生命又如何呢?同時由於電腦的巨大化(VLSI),智慧型電腦的出現,人類是否會被「電腦」控制?因為工業快速的成長,生態體系、環境安全受到嚴重的破壞,我們不就是生活在一個高污染、充滿核戰恐懼的時代裡嗎?生物革命的結果,一夕之間可製造出數千種的人類,男女性別受科技的控制是否會產生性別失調?這些恐懼使今天的人類更徬徨,由於人類潛能的有限,無法一下子盡知宇宙一切奧秘,於是神學依然有存在的基礎。
傳播革命:近半個世紀以來,電子傳播技術快速成長,人類社會從此進入一個以電訊為主的社會。在未來的世紀中,這種電訊傳播革命將帶來人類生活上的鉅變。它將結合報紙、雜誌、書籍、收音機、電視機、錄影機、人造衛星、電傳視訊、電腦終端機、網際網路等電子通訊系統快速生產而且提供大量的資訊。這種傳播革命使人類無需上學就可獲得知識,甚至學校的知識比傳播媒體上的知識來得落伍陳舊。由於傳播媒體的普及和多樣化使人類可經由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而形成「價值多元化」。宗教價值的同質化此時受到重大的挑戰,它已不易規範教徒的生活行為,甚至教徒學會去懷疑「先知」的經驗論,而「先知」是宗教存在的基本因素之一。同時傳播革命的結果,使得人類的世界觀由狹隘的地域認知,擴大到全球、全人類乃至人類已知與未知的宇宙。所以,堅持地域的、種族的和過份排他性的宗教,以及一般宗教的有限性教義都會受到空前的壓力,此類宗教一方面無法拒絕其他教派經由傳播系統的影響,另方面此類宗教還得接受其他知識系統及其他教派的價值挑戰。
從另一角度來看,傳播媒體也受到宗教的利用,成為傳播教義的工具之一,這是過去所沒有的。例如「700俱樂部」提供的資訊有知性的也有世界性的,它也接受了在家祈禱與接受祝福的方式。台灣的有線電視如「佛光」、「大愛」、「法界衛星」等亦是如此。
社會革命:這一因素基本上是來自於前兩個因素所產生的鉅變結果。由於科技革命以千變萬化及迅雷不及掩耳的態勢出現,使社會充滿了不確定性、不連續性,也就是不斷出現新奇的事物,行為變得無常性,甚至「人際關係」也變得非常脆弱。由於傳播媒體的影響,「知識爆發」的壓力使我們感受到嚴重的知識匱乏,知識吸收的速度往往比不上知識生產的速度,職業上的知識永遠不足,再加上自動化與電腦化,使人在職業上必須不斷調整其能力及處境,也就是人的一生中不再只有一次就業。此種現象一方面來自於平均年齡的延長,另方面來自於知識與職業品質的關係。由於未來的社會不再是靠體力而是運用智慧的時代,薪資足以使青年人及早脫離家庭獨立,女性可以獨力維持生活,再加上新奇的嚐試,因此多樣化的變遷使許多人經常出現調適上的困難而感到惶恐不安。根據未來學家的統計,未來將有80%的人口居住在都市。都市生活本身具有匿名性和次級人際互動,較容易產生挫折感。因此,使人感到無依,且因此產生更多的社會問題,包括各式的犯罪、心理健康問題、市民權利的問題、住宅安全的問題等等。
此種社會革命也使宗教產生不確定性,宗教組織愈來愈難以掌握其教徒,教徒的信仰也產生了分歧性。但相對地愈來愈多人卻因不確定性而去尋求可在生活中獲得訴求的地方,宗教正提供了這樣的功能。
廿一世紀的宗教觀
面向新世紀,宗教社會應該聯合起來協助世界創造一個廿一世紀的全球社會。
解決危機的傳統角色
長久以來,宗教處理危機的主要策略有:
宗教領袖企圖把宗教傳統運用神學化和教條化的方式解釋危機。
改善危機的活動,如對窮人的慈善服務、送糧食給饑民、提供避難所給流浪者等等藉以緩和不幸的結果,同時給與受害者暫時的象徵式的幫助,但對於造成危機的結構和制度因素卻未曾深入解決。
針對某些特定問題採取直接反應。這種反應可見之於美國和其它地方的黑人民權運動、反核團體、基本回教教派和激進馬克斯主義者的革命行動、宗教戰爭等等。這種宗教和思想的行動似乎日益增加,不論其結果是好是壞,在下世紀仍可預見會繼續存在。
無為,也就是從難題中脫離。這種不作為的反應往往採取宗教社會、教區、修道院等形式出現。宗教的價值觀與運作根植於某一特定地點或地區,脫離人類的俗務。這種宗教上的不作為在面臨地球上的重大危機時,可預見也將會日益增加。
上面所提及的宗教團體的策略可能會持續到下一世紀,但它們對於世界上禍害與問題的影響將愈來愈衰微。事實上,它們的地位可能也成為問題的一部份,而不再是解決者的角色。
宗教與全球社會
傳統上,宗教社會一直是社會精神與道德力量的根源。它們讚美正面的價值,而譴責負面的價值。它們創造了智慧的財產。同時也以神的名義發起戰爭,迫害異己,寬容罪惡的力量。在現今世界裡,它們卻傾向於表現過時的信仰,而較少努力追求正義和解決和平衝擊。宗教要成為有助於全球社會誕生的接生者,他們必須經歷巨大的變革。
宗教比國家還要分歧,它們分裂成數以千計的各種大小不一,形式不同的團體。它們大多宣稱自己宗教為邁向心靈實現的唯一途徑。競爭、宗教戰爭及破壞行動常常構成宗教之間的關係;然而大部份宗教所信奉的文化價值,卻是博愛、和平、希望、教化、體恤和分享等普遍的價值。
今日的宗教能否加以變革,加強這些普遍的價值而減少負面的信仰與行動?以下是未來可能發展的樂觀景象,無論這種或類似的景象是否能在廿一世紀來臨,都是前景可期的遠景。
猶太教可能是西方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且今日仍擁有重要的影響力。在希伯來聖經內一直有個夢,那就是把耶路撒冷視為吸引其他國家的聖城。假使現代的猶太教能夠解決其內在的分裂,結合以色列共同實現這個古老的夢想,那麼耶路撒冷可能會被宣告成為世界城市。如此,聯合國、世界法庭、及其他國際性的經濟與科學機構都會在此重建。
猶太教在歷史上和基督教及回教都有密切關係。世界上大多數宗教團體都透過這三個宗教展開相互活動。如果可以展開某種程度的合作關係,共同為促進人類邁向全球社會而努力,那麼類似「聯合宗教」的組織終將來臨。像這類組織的性質、發展和結構都將可能被提出來討論。它的目標在透過世界上其他世界性的組織提供世界未來願景與道德力量。這種世界上主要信仰的對話將有助於世界目標的淨化與宏揚。
宗教商品化
當人類的文明演進至後工業社會時,早已充斥在社會中的消費性商品和服務將可能使宗教商品化。現在,一股很強烈的趨勢乃是將生活中有關道德和精神的層面視作商品,陳列在宗教市場上,供消費者憑口味和靈感去選取,這股趨勢將會持續下去。宗教不過是一種商品嗎?
先進的後工業社會文化將如何影響宗教的方向呢?宗教將會被視為消費生活中的一環(註四)。
因為,經濟體系製造了太多的財富,讓我們自由地選擇加以消費,甚至超過了滿足點的需求;然而,物質的消費終究有其侷限,新房、新家電、新牌的啤酒、新式的餐館…..等等;一旦物質不再能滿足我們的消費時,我們就開始追尋新的個人經驗,例如,旅行、奇妙的休假、再深造、心理治療、跳傘、刺激的聚會,藉以再創消費滿足的高潮。
除此之外,在現有環境中所能夠尋覓的,就是精神經驗層面的消費了;無論是個人崇拜、克藥、雲遊四方、或是詭異的冥想,都能在此方面促使你得到滿足。一旦掌握了這樣的趨勢,神職人員將會迎合消費者的喜好,推銷他們的「產品」,告訴你他們可以為你創造多少的精神滿足;這些將十分精妙,而且打著「個人心靈成長」這個高貴的口號作為掩飾。但是無論如何,將宗教看作消費性商品的趨勢會一直存在。
電子化教堂
今天,運用大眾傳播媒介來傳教的情況,可能就為明日的消費主義宗教下了最好的註腳;因為觀眾基本上有開關電源鈕的自由,他們可以自由地選台觀賞、變換頻道,因此,電視神職人員就必須迅速地「銷售」他的「產品」。
一九八○年代,「雙向」的有線電視,將把電視的發展帶入一個新的紀元,無論是主要的宗教、或是獨立的教派、抑或其他宗教團體的聯盟都會運用此項新科技。電視上所呈現的「電子化教堂」未來在製作技巧上將更形精進。
觀眾很快就可以坐在家中,隨意收看他們所希望的宗教訊息,或者使用遙控器,訂購一本新書或為教會作一些奉獻。如此的宗教活動,將不再有距離遠近的考慮:沒有面對面的接觸、缺少人際的互動、友誼也不復存在,一切宗教活動均將聽任消費者自行支配。
今日的教堂就是明日的博物館
隨著社會習俗的日漸世俗化,個人神聖人格成長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新的博物館於焉誕生,那將是一種生活化的博物館。旅遊業者將會積極發展這種活動,並使其能力更加擴展、形式更加精美,以便將歷史的世界重新創造出來,呈現在世人眼前。
這種趨勢正是將生活中道德和精神層面的事物視為商品,而且依據宗教市場中消費大眾的口味和靈感,來行銷和陳列這些「商品」。
對一波波來拜訪的觀光客而言,大教堂應是最重要的:它究竟是羅馬式建築或是歌德式建築?它那高高的拱形圓屋頂的天花板,教堂中的塑像和壁簷的雕飾,乃至於這樣的建築是為榮耀上帝而建造的,或是「以滿足消費大眾的審美口味為主」呢?工業社會講求客觀心態下的結果,將教會「以一種文化來滋養生活的目的」的功能完全改變了。
未來又將如何?我們的口味已經變得愈來愈複雜了,現在已經演變到不只是以世俗化和客觀的想法來追尋個人所界定的聖潔,未來還將影響到一些宗教上的習俗,這些習俗正使他們的過去更為真實而具體。
將教堂變成博物館的趨勢將會繼續。此外,將教堂在原來世界中已有的一項意義--「教堂有其獨特的生活」重新拾回,這種企圖當可完成;如此,教堂將會變成「可以住宿」的博物館,供人們來此居住或舉辦各種訓練營。
促銷精神層面的經驗
無論各種層次的人,現今在接受宗教活動時,他們行為的動機並非單純地源自對過去歷史事物的好奇心,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希望藉由對自我壓抑的精神世界作較深度的經歷,來提昇個人的精神生活。這就是未來宗教生活的寫照(註五)。
無論就生理或心理而言,在過去的宗教生活上所投資的精力將是十分真實的,因為人們至少有段很短的時間是貢獻在這方面的事物上;度過了周末假期,每一個都要再回到家中,或是恢復後工業社會生活中例行的工作,就像今日的教會生活一樣,過完禮拜日又迎向週一的生活。
不過,這並不表示過去的人們會對宗教有著堅定的信心,唯其如此,自主的個人才不會為外物所挾制。所以,宗教所要「銷售」的不過是用一種令人興奮的經驗,來滿足人們的需求而已,就像今天的深造、心理治療、夏令營、休閒公園一樣,發揮類似的功能。
放棄自主,超越自我
僅靠著消費者心態或是人類自主的教條,我們無法瞭解宗教的精髓;因為,在所有高層次的宗教教義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在工業化自我陶醉表層上的兩項重要事物。
每一個人並不是那麼的自主或獨立。每一個人不過是各種團體中的一部份而已,我們並非只屬於我們自己;而且每一個人是與上帝相連、與全人類相連。生存的意義並非依照我們所選擇去購買的事物來決定,而是由我們在宇宙這個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來決定;無論它是達賴喇嘛、道、聖靈、或是耶和華的旨意,「我們是誰」乃是由我們與一個比我們自己更廣大的意象間的關係所決定。
通向滿足之路,遲早會需要自我犧牲,這樣的自我轉變將使你超越一切。例如在印度教中,真正的自由(Moksha)唯有在我們將分離的、不同的每一個自我(Atman)完全臣服於所有事物超絕的總體—婆羅門(Brahman)之下,我們才能覓得。
佛法中,我們可以發現「空」的境界,告訴人要能「堪破」一切,同樣的意思用回教的話來表達稱之為「降服」;在基督教中,耶穌教訓眾人,要進到上帝的國,人必須撤下一切所有的,背起他自己的十字架,跟從耶穌,甚至願意為上帝犧牲;聖法蘭西斯在他有名的禱告詞的結尾時說道:「幫助我!在你所賜、我所接受的一切事情上,讓我能夠學習;使我在忘我的境地裡,能夠發現生命的永恆。」
如果,我們緊抓著人類自主的信念而不鬆手,堅信生活的目的不過是在滿足個人的慾望,相信自由是包含了商品和經驗的無限制消費,那麼宗教信仰內涵的深度永遠無法發現;或許,我們需要有一份擬古的宗教信仰,但是,這份信仰乃是由我們自己創造,而非由上帝的旨意顯示給我們?!
混亂或是整合
總之,兩條路似乎是很明顯的擺在我們眼前。如果,不加限制的自我中心主義毫不減弱的引領我們由工業社會進入後工業社會,則宗教信仰不過變成消費項目中的一樣。雖然對後工業社會本身而言,如此並無大礙,但是,這樣對已開發世界的加速消費既無抵制又無監控,那麼我們只是不斷地朝著文化崩潰、全球混亂的目標邁進而已。
另一條路則是,藉由真實的宗教信仰,真正地達到萬事萬物相互超凡調和的境界,而且有足夠的人願意堪破自身作為回應,屆時,我們的文明當可重尋到一顆嶄新而合一的心,以及新的目標、和更新的活力;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大家是手牽手、心連心,統合在一塊兒共同為締造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富裕生活而努力。
未來的宗教將如何走?
公眾教堂:美國宗教的未來?
有一天「公眾教堂」(Public Church)將可以把美國境內數以千計的基督教派別聯合起來(註六)。
基督教的特殊型式,可能在後現代社會(Post-modern)中,以一種不確定的角色出現。
美國新教權力長期依賴創造及維持一個成功的傳道方式以抗衡根植已久的人本主義的世俗觀及自由的基督教。實用主義不只是神學,同時也是一種意識型態,反映了美國社會的次級文化。
象徵主義和世俗化
在教育,電視及家庭問題上,新教權力派(New Christian Right)已經成為一股新的教育力量。
新教,已經成為了一種抉擇的關鍵象徵,亦就是包含了一種人類自治,世界缺乏創造力,對超然的拒絕以及世俗主義的勝利的景象。
電視媒體的大量使用,能夠確切地影響新教意識型態的未來。「電子化教堂」(Electronic Church)所意味的不只是一種科技上的成就,也是現代生活內涵中,傳統宗教的危機。新教徒開始大量使用最進步的科技設備來傳送他們的觀念,那麼電視正好給予實用主義者一種對於迄今所不可得的威權的測度方法。
但是,如同神學家寇克斯(Harvey Cox)在「世俗城市的宗教」(Religion in Secular City)中所述及的「實用主義是傳統宗教的高度表現。電視是一種反傳統的現象,且很少有任何宗教擁抱著人工器具而熱心工作不被批評的。」電視及廿世紀的市場行銷技巧不只是中性的工具而已,他們更代表了反傳統道德的態度和價值。
實用主義者相信他們正在對抗個人主義和舊道德。由於大量購買傳播媒介的時間,實用主義者可能就毫不知覺地強調了現代世界最具挑戰性的特色。
史塔克教授(Rodney Stark)和班布里吉教授(William Bainbridge)推翻了所謂「要世俗化就需要宗教沒落」的假設。他們認為一種動態的宗教和世俗化過程的互動現象普遍存在所有的社會中,隨著宗教組織的世界化,這種互動的層面也擴大了。這種趨勢未曾中止過宗教的存在,他們依然維持著宗教的信仰,而只是做資產上的轉化罷了。誠如信仰一般,世界化的觀念受到一些較為熱心的宗教組織的支持。
此外,世俗化的過程是自制的,因為它產生了兩種對立的產物—信仰復興及宗教改革。以信仰復興而言,當世俗化蝕化了傳統的宗教組織時,新教組織的型式保存了傳統宗教的旺盛活力,此情形以美國近年來的社會為典型。
世俗化也激起了宗教改革,信仰復興發生在充滿傳統色彩的教堂中,和祭禮活動最脆弱的地區。例如美國的西海岸城市在傳統教堂的影響沒落時,新宗教普遍已經產生了這些影響。
基督教所不可預知的未來
1960年至1970年間,美國文化領土上產生了數以千計的宗教,他們確信自己會有成功的影響力。社會學家Robert Bellah在「心靈的習性」(Habits of the Heart)中提到,1960年代的(歐美)文化革命,大部份是神秘主義下的宗教觀的反動,他們的議題使我們對生態、和平、反核武、國際主義、女權等等更加的注意。
1980年代,根據他的描述,從反文化中所導引出來的宗教潮流,曾經被視為是「極端宗教個人主義」(radical religious individualism)下的型態。這類典型的行為批評建構化的宗教,且強調個人和神間的直接關係。他們也使用心靈取向的語言,而且也提昇了個人對自我更高層次的瞭解。
但是,這種宗教型式具有兩種嚴重的限制。第一,它顯示了社會和政治組織已是極脆弱的一環。如此,宗教就會像心理治療般地去照顧人類。其次,它強化現代宗教的團體層次是提昇至純私人的範圍,因此,它所考慮的只是所有可能人中的個人。
從此一觀點而言,美國的基督教派正邁向一個開放的市場,不具有特殊的歷史或神學的界限。
這類團體把個人主義的極致及依賴建構在神學絕對主義及社會排斥主義之上。更進一步而言,他們也自宗教整合主義中離析出來。因此,政治領導人會利用宗教的意識型態去加強社會控制,例如伊朗的獨裁者。
新時代教堂的「弔詭」?
教會觀念的復興,對於駕馭這些五花八門獨立、極端的教派會更加的有效且安全。芝加哥大學教授Martin Marty就曾經提及「 公眾教堂」對未來基督教派的整合將有助益且可行的。
新教徒、傳道者,及羅馬天主教會,將形成一種「心靈溝通」。因此,各教會保存了自己的傳統及風格。公眾教堂將是宗教絕對主義者的一大挑戰,其憑藉的是宗教和政治間的心靈規範。
公眾教會的支持者,不只在他們之間互動而已,同時也建構了普通訴訟所去裁判人類社會的爭端。他們所強調的是尊重其他個人的基本誠信,同時也提出影響普通利益的議題。
這種努力將自基督教的傳統範圍中脫穎而出及使用大多數的現代神學教義。公眾教會的概念同時也對世俗主義者的行為形成挑戰,在公眾場合中,拋棄宗教界限。例如,公眾教會的擁護者反抗現代化科技的利用,而集中於創造人類社會的科技規範。Marty認為:公眾教會將喚起人們從個人經驗論的範疇中找到一個共同思考的社區。這過程必須不排除科學、文學及社會生活。
藉著溝通的方式,把個人完全融合入社會責任及嚴格的神學映射時,基督教能夠做好這項工作。這項成果會是一個西方感應及人類未來的一項融合工作。
適應變遷的宗教
由前面的探討,可以了解到宗教在未來的社會中依然不會消失,但卻同時可以肯定,各教派將會接受社會變遷的觀念去調整自己的教義解釋及宗教儀式。在不違反教派精神及宗旨的大原則下,尋求適應變遷的最佳方式(註七):
宗教組織在未來會接受大量的傳播媒體,一方面從傳播媒體去獲取其他宗教及整體社會的內容,以作為自我調適的參考,另方面繼續利用傳播媒體去「推銷」他的宗教。這些包括書刊、電影、錄影帶、電視頻道、磁碟、錄音帶、人造衛星、網際網路,這些產品將會更快速的傳播,更精緻的製作,使用讓人更容易了解的語言和解釋方式。
神職人員會承認科學與宗教並存,並應用科學的解釋;教徒也會習於這種認知。
教派並存:過分排他性的宗教或與所屬社會之精神文化及規範嚴重相悖的教派將受到約束或反抗,而走向能相容的教派,甚至「通俗宗教」(Civil Religion, Popular Religion)的產生,亦就是繼續其神學上的不同,而發展出一種朦朧但趨於一致的神的觀念,教義和實踐儀式的宗教。這種宗教是以美國文化和美國生活方式為基礎所形成的,這種情形似乎在尋求宗教間同質化的努力。雖然我們不敢預見這種整合型態很快能被各教派所接受,但是卻可找到並存的聯合行為,例如在同一地區各教派的聯合福音大會、對某一社會事務的共同關懷。
宗教間隔化:個人的角色和行為的扮演,依其參加的活動或參與的情境不同,可以分隔,以求得各種不同的滿足。未來,宗教只是人類眾多需求中的一種需求,因此個人會依時間的不同,分配在不同的活動,尋求不同的滿足。這會導致宗教活動將縮減分配到家庭的、教會或廟會的時間。
宗教多元化:因應解釋的不同、社會需求的差異、及新的認知、政府對宗教的尊重,使教派更趨多樣化,數量上也會增加。
宗教世俗化:
¬ 神聖範圍縮小,功能逸出,限制性減少,世俗部份大幅成長,神秘被問題所取代。就像今天所看到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大都脫離「神」的控制。
宗教的傳播採取對話、通俗祝福的方式。
® 宗教成為一種「消遣時間的活動」--教條少的工具性的活動,以及抒情性活動。
‾ 教堂會成為知性提供的場所、社區的活動中心。
° 教堂會出現在傳播媒體中,「電子化教堂」可提供雙向溝通的講道和交談的機會。
教派功能整合:全球性合作的尋求,如過去就曾經由各主要教派勸說耶誕節時,停止中東戰爭的戰火,共同為社會祈福,共同濟助難民,共同關心社會問題,從事社會服務的事業。
宗教活動商品化:由於宗教偏好屬個人事務,未來人一生信仰的宗教可能因靈魂追求的過程與偶然事件而不只信仰一種宗教,宗教活動將具有競爭市場的特質,所以各地方的宗教領袖將視教區的民眾為顧客,宗教本身成了商品化,自己為製造商或推銷商,只做週期性的服務,教徒可由許多管道獲得信仰。
結語
宗教的價值在於尋求人與宇宙的調和,人際互動的和諧發展,簡言之, 它是在為人類追求一個更美好的明天。由於科技及知性的衝擊將使宗教組織在未來必須有「以萬變應萬變」的策略去調適宗教的結構。
在人類因科技快速成長而面對許多毀滅性危機的同時,相容的、合作的宗教聯合有其必要,我們不能讓人類社會因智慧與潛能的發揮,避開了科技成長所產生的危機,卻讓宗教的衝突毀滅了人類。
附註
註一:Trevor Denton(1995), A New Method for Using the Past to Forecast the
Future: Six Illustrations from Religion, Futures Research Quarterly, vol.11
No.4, pp.59-82.
註二:Encyclopedia of the Future, vol.2, NY: Simon & Schulter Macmillan, 1996.
註三:陳欣蘭譯(民76),宗教走向成長或待死的未來,明日世界144期。
註四:Ibid., Encyclopedia of the Future, vol.2.
註五:Ron Seller(1998), Nine Global Trends In Religion, the Futurist, vol.32, No.1.
註六:Richard Kirby and Earl D.C. Brewer(1994), Temples of Tomorrow, the
Futurist, vol.28, No.5.
註七:陳瑞貴(民72),宗教的未來,明日世界,第104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