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政黨重組的理論分析

內政組助理研究員 楊鈞池


國民黨籍立委提名人提出國民黨與民進黨應該進行合作的主張,新黨籍立委提名人則提出國民黨、親民黨與新黨應該「三合一組政黨」,這兩件事情的先後發生及其後續演變,顯示出在年底大選後國內政壇將出現「政黨重組」的變化趨勢。

所謂政黨重組是指,由於「政黨認同」的轉變,因而造成重要選區實力的改變,以及政黨的分合與政黨內部權力結構的變化。簡言之,政黨重組緣自選民認同對象的改變。

政黨重組的最主要原因來自選民對政黨認同的轉變,而這種轉變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政治體制的崩壞與改革,例如選舉制度的改變或者立法與行政機構的改革等;二是有權者結構的變化,例如選民結構的世代交替或是大規模的人口移動;三是社會的分裂結構與政治的價值體系出現重要的政治爭論,導致有權者改變對政黨的支持程度,進一步促使政治體系出現重大變化。無論是那一種因素,政黨重組皆直接衝擊到政黨的權力結構以及政黨體系的轉變。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分析,政黨重組的過程,可以是由上而下形成,也可以是由下而上形成。由上而下的政黨重組,往往發生在政黨領導精英的分裂,進一步導致政黨的分裂,選民則被迫在不同的政治精英間作出選擇,政黨認同也隨之出現轉變。

由下而上的政黨重組,則涉及到政黨政治發展的基本原理。由於政黨之存續發展與選民的支持度息息相關,選民的政黨認同取向往往是政黨精英考慮黨的政策之重要依據,而且政策路線之調整也可能牽動黨內權力結構的改變,政黨重組因而被選民間接引爆。也就是說,由下而上的政黨重組不僅直接涉及政黨權力基礎的轉變,也間接帶動黨的政策與價值理念的變化。

國內已有多位學者注意到,在年底選舉結果產生後,預期將出現政黨重組的變化。現有的主要政黨,有些政黨將出現泡沫化,有些政黨則呈現勢力消長的變化,或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然而,為了追求良性的政黨政治發展,由一群意識形態與價值理念比較接近的政黨與支持群眾,能夠在選後進行某種形式的政黨重組,例如加強政黨合作,或是合組成為一個政黨,這對台灣民主發展而言,將是一件重要的發展事件。

政黨結盟在時機上又可以分為選前結盟與選後結盟,選前結盟通常與選舉制度、政黨制度、政府體制和政黨實力有密切關係,而且多是基於勝選的考量與選後執政的展望,選後結盟則因為選舉結果已經塵埃落定,各黨實力已經全然展現,故結盟是基於在國會中取得多數,以便組閣的考量。

在現實上,政黨重組涉及非常多的變數。在多黨制國家之政黨結盟經常會涉及到結盟對象的問題,第一,政黨本身實力與其他政黨的實力對比?第二,如何藉由政黨結盟掌握政權?第三,結盟對象的意願?第四,意識形態的因素。不管如何,政黨結盟是以獲取政治權力為最主要的考量。

選後政黨要進行合作與結盟,各政黨應該在選前清楚地說出政見理念與政策主張。然而從現階段的選舉過程來看,國內主要政黨與政治人物卻陷入相當激烈的口水戰爭,而少於政策理念的陳述與辯論。因此,為了讓選後民主政治可以更加穩定發展,國內各主要政黨與候選人應該利用最後的競選期間,清楚地表達政策理念,讓選民可以進行理性判斷,如此一來也有助於選民與政治人物能以成熟、理性與客觀的態度來看待選舉結果及選後民主政治的發展。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曾發表在中央日報,90.11.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vilred 的頭像
    devilred

    Devil Red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