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克思主義

十九世紀,尼采、馬克思和佛洛伊德,這三位思想家的理論深深影響二十世紀。 其中,馬克思和佛洛伊德都是猶太人。馬克思批判古典經濟學,建構革命和社會 主義的理論,雖然他在歐洲大陸被通緝,但後來流亡到英國,完成震撼世界的《資 本論》,很多學者和左派革命家都深受他的啟發。一九一七年,以列寧為主導的革命黨,建立世界第一個共產政權。然而,理論歸理論,實踐歸實踐,蘇共以馬列主義為基礎,宣稱社會主義是將普羅階級從資本主義社會解放出來,因此便完成無產階級革命。諷刺的是,這種革命仍然造就一批共產新貴,牢牢地掌握普通階級。最後,蘇聯共產黨昧於現實,雖然戈巴契夫實行改革,但還是走向倒台一途。

馬克思主義意味著強勢階級就是在某些特定時代擁有生產力的階級,而他們的觀點就是那個時代的強勢觀點,其結果就是那些不屬於這種階級的人必須去接受或忍受這個代表強勢階級的意識形態,這即是一種奴役。在強勢的階級意識形態中透過最首要的經濟的異化而強加於社會:「宗教、家庭、國家、權力、道德、科學、藝術等,只是一些特殊的生產方法,都可歸到生產的一般法則之下」。因此,所有的異化,包括藝術的異化都是次要的,都依附於第一異化,而這個異化即來自於被異化的工作。

2.後馬克思的形成

後馬克思主義...是對後工業化、後貧窮和全球第一世界成員規劃。

-美 諾曼‧萊文(Norman Levine)

後馬克斯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所引起的世界局勢大動盪的時期內,由馬克斯和列寧所奠定的傳統馬克斯主義理論體系中脫胎而來的新型社會思潮。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從根本上動搖了所謂資本主義社會的根基,引起了一群有正義感的知識份子開始探索社會危機的根源、出路和人類的前途。他們根據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哲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千年來的發展成果,試圖獨立地、自由地和創造性地重新研究、總結和批判人類發展史,特別是近二、三百年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史,同時也分析、批判和總結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尋求一些適應於西方社會的進步和合理的改革方案。

後馬克斯主義思潮的先軀—盧森堡、盧卡奇和科西是其中卓有成效者。

盧森堡和科西都是德國共產黨人,盧卡奇則是匈牙利共產黨人,但他的基本精神是由德國文化和德國哲學培養起來的,他的主要著作也是用德文寫成的。

所以,可以毫不誇大地說,後馬克斯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在德國哲學精神的深刻影響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後馬克斯主義更強調德國古典哲學末期的「青年黑格爾左派」的理論觀點。



後馬克思主義歸納

第一種說法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身後的馬克思主義均可稱作[後馬克思主義];第二種說法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那些[非正統]的馬克思主義均屬於[後馬克思主義];第三種說法認為,蘇聯東歐社會主義衰變之後出現的那些馬克思主義是屬於[後馬克思主義] 。



英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戴維.麥克萊倫(David Mclellan)於1979年發表了一部名為[馬克思之後的馬克思主義](Marxism After Marx)的著作,該作者就把馬克思逝世以後一個世紀的各種各樣的馬克思主義均列其中.可見,這些馬克思主義紛紜複雜.美國著名的馬克思學家諾曼.萊文(Norman Levine)定義說:[後馬克

思主義......是對後工業化。後貧窮和全球第一世界成員規劃。][後馬克思主義是不平衡發展的法則。南北世界的規劃和世界實際上分裂成不同經濟區域產物。後馬克思主義不是一個一般的術語,而是一個運用於大西洋世界的概念。在20世紀90年代末,又有必要在說到馬克思主義時用複數形式,即既是不同經濟區域的表述,又表述著各種經濟區域的成見。]



新一代的馬克思主義者指出,現代資本主義是一個複雜的制度,社會上亦存在著各種利益矛盾的群體。當權者要成功統治社會,便不能一刀切地壓制這些矛盾,而是要對各種分裂的利益提供一個意識的「領導」。這個「領導」容讓各種聲音有一定程度的宣洩,讓不同意識形態展開競逐。當權者財雄勢大,有能力選擇對某些不具威脅性的對立意見作出讓步,亦有把握團結與它利益相近的群體,主宰某種有利自己的意見,使之最終成為主流。由於這個意識競逐的過程,表面上顯得公平開放,人人可以發聲,於是最後得出的「集體」意向,就更能得到大多數人的歸順服從,形成了意大利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所謂的,更有效地鞏固當權者利益的「意識形態霸權」(ideological hegemony)。本地的長篇電視劇和電影在多方面皆呈現出這種意識形態的競逐過程和當權者最終「霸權」的確立。



3.後馬克思主義

「後馬克思主義」是一種「試圖將馬克思主義

的社會主義同現代主義思想結合起來的思潮」-英學者 戴維‧麥克來倫



傳統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許多時過份單一,未能令人信服。現代文化產品橫跨各種媒體,牽涉不同的題材和表達方式,有些甚至針砭時弊、批評政府,如果單以「主導意識形態」的概念來涵蓋種種訊息,未免流於教條化和片面。新一代的馬克思主義者知道,他們須要發展新的概念,以對當代普及文化提供更仔細的分析。他們認為,意大利馬克思主義者葛蘭西的理論值得借鑑發揮。

葛蘭西的思想

葛蘭西是二十世紀初活躍一時的意大利馬克思主義者。他看到那時歐洲法西斯主義興起,認為普羅群眾向當權者投誠,對資本主義剝削制度不加反抗,並非因為他們被一種單一的「主導意識形態」所蒙蔽。更重要的是他們覺得自己的部份切身利益,得到當權者的體恤照顧,因而接受了當權者的領導。葛蘭西的著作集中探討當權者與普羅群眾之間各種利益的重疊和傾軋,繼而發展出有關文化或意識形態「霸權」(hegemony)的理論

資本主義的複雜性

後馬克思主義者借用了葛蘭西的理論,強調資本主義的兩種複雜性:

1制度上的複雜性
2文化上的複雜性

3制度上的複雜性

資本主義的發展,有賴龐大和複雜的協作關係──工人與工人之間、工人與管理層之間、管理層與僱主之間、僱主與僱主之間、僱主與政府之間,這當中必然產生各種相關又矛盾的利益關係,形成大大小小的利益群體。當權者為求資本主義穩定運作,時刻都要做大量團結、整合和疏導不同利益的功夫。

文化上的複雜性

資本主義的基本面貌其實很簡單:它是一個強調市場競爭和個人私利的經濟生產制度。可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狀況卻相對複雜。它經過長時間積累,包含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和道德規條,跟這種生產制度未必完全投契,也不是任何時候皆支持自由市場物競天擇的精神。於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生產制度跟整體的文化思想之間,便各自具有新馬克思主義所謂的「相對自主性」(relative autonomy),即兩者各自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和面貌。

建立霸權

新馬克思主義者重視以上提出的兩種複雜性,並由此重提葛蘭西有關「意識形態競逐」和「霸權」的論說。他們認為,傳統馬克思主義的「主導意識形態」理論相當粗糙,它假設資本家可以宣傳一套扭曲的信念 (例如消費萬能),以蒙騙群眾、灌輸假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但它忽略了社會上不同利益群體對同一個訊息可以有不同的接受程度,而一個社會的文化訊息,亦要比傳統馬克思主義所描述的圖象來得複雜多元。正如吳俊雄和張志偉說:「要使一個看法廣泛在社會中流傳,繼而為大眾所接納,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思想灌輸過程,而是一個複雜的霸權建立過程。這個『霸權』容許某種對現狀的質疑,『有彈性地』支持自由市場和現存政治制度,因而能說服群眾對制度向心。」(頁6)因此,幫助資本主義「權力群」統治社會的思想訊息,往往相對駁雜、寬鬆、容許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對主流的人和事的批評。「霸權」是當權者須要長期建構和維繫的「不穩定的平衡狀態」(unstable equilibrium)。

七十年代末,本地年青學者開始掌握葛蘭西有關「霸權」的理論,他們指出,當權者透過普及文化產品建立霸權的過程是一個相對迂迴的過程,結果容許了一定的變化和異數。這些變化和異數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1)文化產品內容的複雜性;
(2)生產機制的複雜性;
(3)個別文化工作者(cultural worker)在制度內所起的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