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球,多個世界——當代世界的有形與無形界線
龐中英

雖然,全球化在加速發展,一些傳統的全球範圍界線(邊界),諸如國家與民族之間的明確劃分、各種語言之間的溝通堡壘、東西方之間的普世性意識形態對抗等,其重要性遠不如從前,有些還變得模糊起來。但是,我們這個地球仍存在著各種界線,全球化的同時卻仍然邊界林立,有形的與無形的,新的與舊的,其中一些正在成為人類難以逾越的鴻溝,以及各種世界矛盾和危機的根源。

我觀察到,一些有形與無形的世界界線已經很突出:

首先是公民社會與老百姓社會的分別。作為一個美好的術語,公民社會不是什麼新提法,現代社會應該是公民社會。據說古羅馬雄辯家、政治家和哲學家西塞羅就使用這個概念(等同於國家);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以後,由於資本主義(私有財產和市場競爭)的發展,歐美許多思想家(如潘恩和黑格爾),把公民社會與國家區別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歐共產主義者、義大利馬克思主義思想家葛蘭西,反對史達林模式和蘇聯式社會主義,把公民社會看作是獨立政治活動的特殊核心。自冷戰結束以來,伴隨著蘇聯解體,大批非西方國家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轉型(從東歐到亞非),以及西方公眾普遍對政治爭奪和政黨輪替厭倦,市場經濟模式全球化以及其帶來的相關的各種問題(如環境不可持續性),公民社會的理論和實踐大為流行,成為最近10年世界政治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般地,公民社會指那些圍繞著公眾利益(如維護生態平衡和人權、促進民主和法治、強調弱者與少數群體的權利、監督執法與遏制腐敗、開展和平運動、救助難民、反對社會排斥等)而活動的團體和個人組成的集體。與公民社會相關的概念首推非政府組織(NGOs),即非政府組織是公民社會的核心,但公民社會不等於非政府組織(因為非政府組織可能包括一些非法的、極端的和反社會的黑暗力量)。公民社會與國家以及政府間國際組織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雖然它們之間有時不可避免地發生矛盾甚至衝突)。協調得好的話,公民社會可以成為國內和國際共同體的重要補充。一個國家和國際共同體的公民社會成分比重越大,越有助於國家和世界的發展和進步,政府能力不足的一些棘手問題(如環境和公共服務)可以讓給公民社會來處理。正因為這樣,一些國家(如新加坡)在大力提倡和培植公民社會。

當今世界,無論是西方工業國家還是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我認為第三世界國家不見得都是發展中國家,它們中有的是發展中國家,而有的則不是,後者甚至是分裂或者失敗的國家,或者最窮的社會停滯國家,因此不能把第三世界與發展中國家兩個概念等同起來)都存在一個或大或小的公民社會。同時,由於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和影響不斷越出國界,全球性公民社會日益形成與發展。

一般來說,公民社會的組織和個人視野廣闊、聯繫廣泛、活動能力強,其價值觀、生活方式、利益取向是面向未來和宏觀的,甚至是全球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一些鼓吹者和支持者過於理想化公民社會的作用,其中一些人甚至把公民社會與國家對立起來,以為公民社會的上升就是國家的下降,可用公民社會取代國家;第二,公民社會概念被意識形態化,以及被當作全球化時代的理想社會加以推廣,一些勢力試圖在任何國家和社會中普及公民社會;第三,實際中的公民社會目前是個大雜燴。最近一段時間在西雅圖、華盛頓和曼谷等地抗議全球化人群中,就有許多標榜自己為公民社會成員,但其實,他們中一些人是社會破壞性很強的無政府主義者、自私自利者、同性戀者、毒品患者和極端主義者,正是他們的不良行為玷污了公民社會的名聲。

在發達國家或者西方國家,由於同樣存在著“內部第三世界”現象,特別是原歐洲“福利國家”的衰退,在全球化、老齡化和技術化的情況下,社會貧富兩極分化,一些國家的公民社會非但沒有擴大,反而實際上有所萎縮。在第三世界,由於半個世紀來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和民主化的內在衝動,由於不斷深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也逐漸形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公民社會(當然是按照當地的標準了)。然而,與巨大的民智未開、缺少公民意識的傳統老百姓社會相比,第三世界的公民社會仍是大海中的孤島,沙漠中的綠洲。

應該說,無論西方還是非西方,公民社會的包容性還有限,目前仍處在談論還不是真正全面發展公民社會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公民社會與老百姓社會的差距和界線是明顯的。公民社會的一些號召可能聽起來不錯,但很難在老百姓社會中引起切實與持久共鳴,例如公民社會熱衷的是全球化(包括“全球市場”、“全球治理”和“全球民主”),而老百姓社會則更關心是切身利害相關的地方問題。

其次,國家之間的貿易與投資壁壘降低,但人口集團之間的貧富界線卻仍然突出。在西方新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該理論認為國家不再是國際關係的唯一中心,由於國家之間在經濟、環境、技術和信息上不斷增加的相互依存、非政府組織扮演越來越多角色、跨國關係和全球性問題不斷增多,所以非政府行為者如跨國公司、國際制度和國際組織以及非軍事力量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更重要)看來,民族國家的地位和作用相對下降是成立的。事實的確如此。但這一流派顯然忽略了國家間邊界的一種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管人的跨國流動。因此,國家間的界線在這種意義上是人口國際界線,實質上是世界的貧富界線。

總體上,儘管全球化,國際貿易和跨國投資在加速發展,但國家之間的價格(包括工資,它是勞動力的價格)差異仍然很大(這使得國際經濟交易的好處得以存在),在發達國家幹一小時的收入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好幾倍。原因是,全球化下,勞動力和人口仍然維持著國際相對不流動性。在發展中國家內部,存在著向外移民(合法與非法)的強大動力,發達國家人口負增長又需要外部勞動力的補充。客觀上,勞動力的流動也越來越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但其國際流動規模有限,從1965年到1999年,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世界年國際移民數量不過只從6500萬上升到1億2千萬。

今日發達國家的人口處於負增長,老化嚴重。理論上,雖然技術進步可以節約部分勞動力,但作為世界經濟的中心,發達國家還是應該從第三世界大量輸入勞動力才行。然而,它們卻在進口勞動力方面相當保守,即使是一些急需的高技術(信息技術)勞動力,也要爭論和權衡再三;同時,一些發達國家對其人口極度過剩的鄰居(西歐對中東北非、美國對拉美、澳大利亞對印尼等)高度警惕和防範,以緩解非法移民和難民潮的壓力。

以美國與中國為例。橫跨太平洋和東西半球,中美之間也許共同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國家間無形貧富界線,因為“中國人占全人類1/5以上,而美國人擁有全世界約1/4的財富”1。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就是,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

看來,當代發達國家和發達國家集團存在的理由之一是維持這種地球的貧富邊界。

第三,因為資訊技術革命出現的世界新界線:聯上的和沒有聯上的(wired and non-wired),技術上的有者與無者(the technological "haves" and "have-nots)。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劃分又加上了新的標準:掌握了相應的知識和能力的富有,反之則貧困。前者可能變得越來越有力量,而後者則日感力不從心,甚至可能被邊緣化和排斥化了。

目前,互連網時代還不是所有人的時代,而是技術精英、受過基本教育者或者容易接受新事物者的時代。只有這些人才搭上了資訊時代的超級快車。大多數其他人則沒有,他們受教育程度低,無力和不可能把握機會。當然,聯上的和沒有聯上的分別不僅今天才有,早在大規模通信時代,即電報、電話、傳真剛普及時就存在了。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大批窮人不是上不上網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還沒有使用過電話,或者他們完全是目不識丁者。

技術革命不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才發生的,而是為了在更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取勝和贏得更大利潤。結果,每次技術革命在推動社會在一些方面進步時,卻在另一方面產生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事實上,大多數窮人確實很難上網和分享資訊技術的好處,這表明人類尚不足以超越技術時代的局限。舉印度的例子。與國際傳媒上對印度資訊產業發展的神乎其神讚揚不同,在那個國家,網路離廣大的民間還很遙遠。目前印度的上網人數不過2、3百萬,就是這個數字將來翻好幾倍,其占印度10億人口的比重畢竟還是少數。印度的資訊技術發展受到其基礎設施不足、能源短缺、文盲、貧困面巨大的限制2。該國是世界上擁有最龐大技術人才的國家之一,但是文盲人數、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數,以及營養不良兒童的人數也是全球最多的3。這方面,中國雖比印度情況好些的,但大同小異。現實趨勢是,數位技術在帶來經濟的結構性變化的同時,這些社會的“資料鴻溝”將繼續擴大,形成人口大國內部和全球經濟中的新界線。

“資料鴻溝”(Digital Divide) 最先出現在美國。隨著資訊技術革命的深入,地球上出現了“兩個美國”:一個是數字美國,一個則不是。如何添充這個鴻溝是美國今日面對的大問題之一,是美國公共政策制定者爭論的一個熱點。對美國來說,這個問題相對比較容易解決,比如只要把全美國各地學校的教室網路化,就能發揮網路的教育功能;只要讓美國所有家庭都上網,讓每個美國人都擁有電腦,數字鴻溝在美國要小些。4

世界最強大的經濟尚且如此,第三世界內部的資料鴻溝就更大了。美國有意識和有能力填平這個鴻溝,第三世界國家可以嗎?

資料革命的本性是全球的,相應地,資料鴻溝也是全球的。“世界上存在著一道寬闊的資料鴻溝,美利堅合眾國的電腦數超過了世界其他地方電腦書目總和,東京的電話數同全非洲一樣多”5。

除上述三條世界界線外,值得注意的還有許多。例如:

日益突出的全球環境界線。生態危機將使21世紀的地球更加不堪重負,按照目前這樣難以逆轉的惡化速度,新世紀的人類將根本沒有環境可持續的未來。全球生態變化給人類帶來的是無窮而可怖的災變,但這些災難並沒有根本改變人類追求以環境為代價的所謂發展與財富。空調、工廠、汽車、煙草一刻不停地在排出大量廢氣,相應地,地球臭氧層空洞不斷擴大,淡水、新鮮空氣居然也商品化,窮國與富國僅為國家而不是人類利益相互指責,誰也不肯為環境災難的減緩真正擔責,世界已經陷入深重的包括環境災難的惡性循環之中不可自拔。

公正地說,美國和其他工業國家以及世界上所有生活在城市的富人是當今世界環境災難的主要製造者,他們消耗掉的地球資源是窮人和窮國不敢比的。技術進步和金錢上富有使得富者對付環境災難的手段很多,相對與窮者來說,他們實際上生活在自然保護區(整個發達世界,即西歐、北美和澳洲就是幾個的大自然保護區),但這往往以更進一步犧牲全球環境為代價。富者安裝了空調減少炎熱的影響,而窮人為此要承擔富家排出的熱氣和以及長期的溫室效應代價。結果,因環境問題,富者與窮者的對立加劇。儘管生態主義者警告和呼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大家共擔環境責任”,但地球上的環境界線如故。當然,第三世界和窮人面對的生態危機並不全是因世界環境惡化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是這些國家自己內部危機的產物,比如人口膨脹導致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持續緊張,簡單化和短視地地理解“發展是硬道理”而掠奪性(竭澤而漁)地開發自然稟賦。

跨國公司世界與領土國家世界。當代許多跨國公司已富可敵國,它們是全球範圍的網路性新式“帝國”。與跨國公司不同,除羅馬的天主教皇國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領土國家(即使新加坡那樣的“小紅點”城國也還得以一小島為基礎)。就是這個國家世界(一般把它稱為“國際社會”或“國際共同體”),也是分三六九等,其中最大的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超級大國,下面是眾寡頭國家(即列強,至少也的擁有核武器和相當經濟實力才能進入列強),再下面才是眾多的受超級大國和列強影響的中小國家,這是一個力量等級結構。跨國公司與國家既相互依存,又充滿了矛盾。前者要突破任何國界而自由貿易,後者則為了國家主權和安全而要求跨國公司遵紀守法。主宰跨國公司世界的是自由競爭、技術創新的規則,管理跨國公司的是那些出入世界經濟論壇和亞洲協會的公司執行總裁(CEO),為跨國公司服務的則是世界各地接受差別很大工資標準的工人階級(包括新的知識工人)。國家有時費力地吸引跨國公司,但又不想任跨國公司擺佈。跨國公司世界是全球化了的經濟世界,而國家世界仍然是一個難以完全接受市場邏輯的政治世界。

世界日益分為安全區與衝突區兩大部分。過去半個多世紀,世界主要大國之間和工業國家之間免除了戰爭恐懼,曾經是現代戰爭發源地和遭受世界大戰蹂躪的歐洲變成一個安全共同體,多邊自由貿易體系不斷擴大,雖然一度存在著冷戰,但擁有核和其他大規模毀滅性武庫的大國(在歐亞大陸和北美)之間基本不存在正面、大規模武力衝突而和平共處。冷戰的結束和經濟全球化可能讓這個趨勢繼續下去。然而,在廣大第三世界,新形式的衝突和以至戰爭,即國家內部的戰亂卻讓這些地區成為世界的最動盪不已的地區。最近10年,世界發生的大多數衝突主要是第三世界國內性質的,從黑非洲到中亞、南亞,從東南亞動南美洲,“巴爾幹化”現象嚴重,即使它們間的一些國際衝突,都還有著深刻的國內背景。第三世界國內衝突的情況複雜,是多重危機的產物,涉及到它們的民族結構、歷史積怨、宗教差異、資源爭奪、發展危機、貧困折磨、人口膨脹、生態惡化和國際干涉等各種因素。世界上大多數非傳統安全威脅(如毒品走私、其他有組織的跨國犯罪、極端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滋生和橫行地正是這個衝突區。世界60多億人口的主體分佈在衝突區,世界和平與人類安全前景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令人擔憂。

全球化在增加人類的統一性和相似性的同時,我們的地球社會卻仍然充滿了矛盾、差異和分裂。一個地球,多個世界,全球化並不一定意味著全球一體化。面對這樣的世界現實,各種類的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商界、社會和文化能為了一個更好的世界而寬容、對話和合作嗎?各種力量之間的利益和價值怎麼行動、協調甚至超越?一些全球性多邊制度和秩序能否發揮顯著作用?聯合國應該怎樣改革才能名副其實,有效應付超級的世界挑戰?生活在這樣一個日益全球化但充滿界線的世界上,我們每個人該怎麼辦?

(2000年4-5月寫于雅加達,原載《世界知識》半月刊2000年6月15日)

注釋:

1 E.O. 賴肖爾:《費正清<美國與中國>第四版序》(1983年),中譯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2 See Nirmal Ghosh, Can India bridge the digital divide? Yes , and "Can India bridge the digital divide? No", http://straitstimes.asial.com.sg/analysis/cpe4-0422.html

3 聯合國秘書長K•安南:《千年報告》,2000年4月3日,紐約,聯合國。

4 參見Adam D. Thierer, "How free computers are filling the Digital Divide", http://www.heritage.org/library/backgrounder/bg136les.html5 同《千年報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