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 釋
*譯者注:〈Zum Historismusstreit in der Hermeneutik〉此文收在本文作者 (Gunter Scholtz) 所主編的《二十世紀末的歷史主義-國際性討論集》(Historismus am Ende des 20. Jahrhunderts - Eine internationale Diskussion), Berlin, 1997.

**譯者注:引號內文字為譯者補充﹐下文同。

1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 (Hans-Georg Gadamer):《真理與方法-一種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 (Wahrheit und Methode. Grü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 ( Tübingen 1965,第二版) ,二O五頁以下。

2 讓‧格羅汀(Jean Gordin):《哲學詮釋學導論》 (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sche Hermeneutik) (Darmstadt 1911),一六六頁。

3 艾米羅‧貝蒂 (Emilio Betti):Teoria generale della interpretazione(Milano 1955) 。德譯:《作為精神科學方法論的普遍解釋理論》 (Allgemeine Auslegungslehre als Methodik der Geisteswissenschften)(Tübingen 1967),九十八頁以下、三一八頁、四一O頁。貝蒂在此與貝納岱托‧克羅齊 (Benedetto Croce) 保持了距離。

4 小艾瑞克‧多納德‧赫施 (Eric Donald Hirsch, Jr.):《詮釋中的有效性》 (Validy in Interpretation) (耶魯大學,1967) 。德譯:《詮釋的原理》 (Prinzipien der Interpretation),譯者:A. A. 史貝特 (A.A. Späth) (München 1972),六十一頁以下。同作者:〈詮釋中的真理與方法〉 (Truth and Method in Interpretation)。此文收在:《形上學評論》 (The Review of Metaphysics),第十八期 (1965),四八八至五O七頁。德文本收於:《詮釋的原理》,見上述書,三O一至三二O頁:附錄Ⅱ:加達默爾的詮釋理論 (Gadamers Theorie der Interpretation)。

5 漢斯‧阿伯特 (Hans Albert):《純粹詮釋學的批評反實在主義及理解的問題》(Kritik der reinen Hermeneutik. Der Antirealismus und das Problem des Verstehens)(Tübingen,1994),五十七、六十三、六十五頁,另見索引。

6 E. D. 赫施:〈詮釋學的三個面向〉(Three Dimensions of Hermeneutics)。收在:《新文學歷史》(New Literary History),第三期(1971),二四五至二六一頁,見二四八頁。

7 H.-G. 加達默爾:〈詮釋學與歷史主義》(Hermeneutik und Historismus)。《真理與方法》(1965,第二版),四七七至五一二頁,見四八七頁以下。

8 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五OO頁。

9 諾法利斯 (Novalis):《文集》 (Schriften)。編者:P. 克魯克洪 (P. Kluckhohn)及 R. 薩姆葉爾 (R. Samuel),第三冊(等於《哲學著作Ⅱ》(Das philosophische Werk II)),四四六頁。批判的菲德烈‧史雷格版本 (Kritische Friedrich Schlegel-Ausgabe),編者:E. 貝勒 (E. Behler),第十六冊(1981),三十五、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一頁;第十八冊(1963),九十一、四八四、四九O頁;第十九冊(1971),一八四頁。對此後續見筆者之:「歷史主義,歷史相對主義」條 (Historismus, Historizismus),此收在:《哲學的歷史學辭典》(Historisches Wörterbuch der Philosophie),編者:J. 里特爾 (J. Ritter),第三冊(Basel, Stuttgart 1974),一一四一至一一四七頁,以及 G. G. 英格斯 (G. G. Iggers) 在此冊中的文章。

10 卡爾‧呂維特 (Kahl Löwith) 曾提出這個主題:歷史神學把歷史哲學及由此而來的歷史意識帶到世上,而這意識首先就產生了當代的、變化的歷史:「吾人最終決不會被歷史的動力所推動,而是歷史被我們的意識,被我們的歷史思考的方式所推動。」見K.呂維特:《歷史及歷史主義的動力》(Die Dynamik der Geschichte und der Historismus)(1952)。全集 (Sämtliche Schriften),第二冊,三OO頁。但如果人們看到在有名的爭論中,歷史的變化及時代的差異性如何把某些爭論違反意志地塞入意識裡,則人們再也不會認為呂維特的見解是合理的。

11 克里斯特利柏‧耶利伍斯‧伯拉尼斯 (Christlieb Julius Braniß):〈當代的科學任務作為在學術研究中的主導理念〉 (Die Wissenschaftliche Aufgabe der Gegenwart als leitende Idee im akademischen Studium)。Hodegetische 演講(Breslau 1848),一一六頁以下。對此參看筆者之:《「歷史主義」作為思辯的歷史哲學:Chr. J. 柏拉尼斯 (1792-1873)》(Historismus als spekulative Geschichts- philosophie: Chr. J. Braniß (1792-1873))(Frankfurt/M 1973),特別是一二五頁以下。魯道夫‧海姆 (Rudolf Haym):《黑格爾及其時代》(Hegel und seine Zeit)(Berlin 1857,重印:Darmstadt 1962),三五四,四六七頁。羅伯特‧齊默爾曼 (Robert Zimmermann):《作為哲學科學的美學史》(Geschichte der Ästhetik als philosophischer Wissenschaft)(Wien 1858),六O七頁以下。

12 路得維希‧費爾巴赫 (Ludwig Feuerbach):《關於哲學與基督教》(Über Philosophie und Christenthum)(1839)。〈對基督教本質的詮釋與補充〉 (Erläuterungen und Ergänzungen zum Wesen des Christenthums)。全集 (Sämtliche Werke),第七冊,編者:W.波林 (W. Bolin) 及 Fr. 約德爾 (Fr. Jodl)(Stuttgart-Bad Cannstadt 1960,第二版),四十三頁以下。

13 L. 費爾巴赫:「關於奇蹟」(Über das Wunder)(1839),收於上述書,第一頁以下。魯道夫‧歐以根 (Rudolf Eucken):《當代思潮》(Geistige Strömungen der Gegenwart)(Leibzig 1916,第五版),二五O、二五二、二六O頁。相當類似地亦見卡爾‧朗佩希特 (Karl Lamprecht):《當代的歷史科學》(Moderne Geschichtswissenschaft)(Feiburg 1905),十二頁。

14 歷史主義之概念早見於 I.H. 費希特與H. M. 卡呂波以斯 (H.M.Chalybäus)。對此參看筆者之《「歷史主義」作為思辯的歷史哲學》,一三三頁以下,一五二頁。特別是E.托以渠 (E.Troeltsch) 亦如R.歐以根批評相對的歷史主義。參看例如恩斯特‧托以渠:〈十九世紀〉(Das Neunzehnte Jahrhundert)(1913),此文收在:《精神史與宗教社會學論文集》(Aufsätze zur Geistesgeschichte und Religionssoziologie)。全集 (Gesammelte Schriften),第四冊(Tübingen 1925)六一四至六四九頁,特別是六二六頁以下。

15 卡爾‧潘特爾 (Carl Prantl):《哲學的當代任務》(Die gegenwärtige Aufgabe der Philosophie)(München 1852)。對此見筆者之《歷史主義》一書,一三一頁以下。

16 貝內代托‧克羅齊 (Benedetto Croce):〈反歷史主義〉(Anti-Historismus)(德譯者:K.佛斯勒 (K.Voßler)),此文收在《歷史雜誌》 (Historische Zeitschrift),一四三期(1931)四五七至四六六頁。

17 菲德烈‧威爾漢‧葛拉弗 (Friedrich Wilhelm Graf):〈二十年代基督神學中的「反歷史相對主義的革命」〉(Die“antihistoristische Revolution”in der protestantischen Theologie der zwanziger Jahre) 。此文收在:《信仰的理性。科學神學及教會理論。W.帕倫巴格六十歲紀念文集》(Vernunft des Glaubens. Wissenschaftliche Theologie und kirchliche Lehre. Festschr. Zum 60. Geburtstag von W. Pannenberg),編者:J. 羅爾 (J. Rohl )及 G. 文茨 (G. Wenz)(Göttingen 1988),三七七至四O五頁。

18 R.歐以根,見上述書,二五九頁;E.托以渠:見上述書。

19 對此見筆者之:《在科學要求與定向需求之間。精神科學的基礎及變化》(Zwischen Wissenschaftsanspruch und Orientierungsbedürfnis. Zu Grundlage und Wandel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Frankfurt/M 1991),特別是四十九頁以下,一五八頁以下。

20 海因里希‧李克爾 (Heinrich Rickert):《自然科學之概念建構的界限》(Die Grenzen der naturwissenschaftlichen Begriffsbildung)(Tübingen 1913,第二版);《歷史主義》:八頁。

21 埃德蒙‧胡賽爾 (Edmund Husserl):〈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Philosophie als strenge Wissenschaft)。此文收在:《邏格斯》 (Logos),第一冊(1911),二八九至三四一頁,特別是三二三頁以下。

22 F.尼采:〈歷史對於生活的用處及害處〉 (Vom Nutzen und Nachteil der Historie für das Leben),《作品集》(Werke),編者:K.施雷希塔 (K. Schlechta),第一冊,二O八至二八五頁。

23 貝內岱托‧克羅齊 (Benedetto Croce):《歷史編篡學的理論與歷史》(Zur Theorie und Geschichte der Historiographie)(1915),哲學全集 (Gesammelte philosophische Schriften),第一系列,第四冊,(Tübingen 1930),三至一二七頁。同作者:La storia come pensiero e come azione (1938),德譯:《作為思想與行為的歷史》(Die Geschichte als Gedanke und als Tat),譯者:F.邦迪 (F. Bondy),內中〈導論〉:H.巴特 (H. Barth)(Bern 1944)。

24 I.康德:《在世界公民構想中的一種作為普遍歷史的理念》(Idee zu einer allgemeinen Geschichte in weltbürglicher Absicht) (1784),學術版,第八冊,三十頁。

25 馬汀‧海德格爾:《對亞里斯多德的現象學詮釋。現象學研究導論》(Phänomenologische Interpretation zu Aristoteles. Einführung in die phänomenologische Forschung)(1921/1922)。全集,第二部份,第六十一冊,一六九頁。

26 海德格爾:《存有論。實存性的詮釋學》(Ontologie. Hermeneutik der Faktizität)(1923),全集版,第二部份,第六十三冊,四十二頁。

27 特別見海德格爾對相對主義問題的立場選擇,在:《對亞里斯多德的現象學詮釋》,見上述書,一六二頁以下。比較卡爾‧呂維德的看法:海德格爾「把歷史主義極端化,並且似乎由此而使之靜止不動」。見上述書,三O九頁。

28 海德格爾:《存有與時間》(Sein und Zeit)(1927)(Tübingen 1960),三九六頁。

29 《真理與方法》,見上述書,五OO頁。

30 加達默爾指點去比較 Fr.邁內克 (Fr. Meinecke) 的「動力的歷史主義」(dynamischen Historismus)(引文同上)和海德格爾的歷史主義,因而他也已取消了第一與第二程度之歷史主義的區分。

31 恩斯特‧圖根哈特 (Ernst Tugendhat):《胡賽爾與海德格爾的真理概念》(Der Wahrheitsbegriff bei Husserl und Heidegger)(Berlin 1970,第二版)

32 加達默爾,見上述書,十四頁以下。

33 加達默爾對貝蒂之「浪漫的心理主義」及「主觀主義」之批評,特別見上述書,四二八頁以下。J.格羅汀只是為了批評方法學者貝蒂而對方法的必要性做整理工作(哲學詮釋學導論,見上述書)。

34 特別見J.格羅汀:《詮釋學的真理﹖關於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的真理概念》(Hermeneutische Wahrheit? Zum Wahrheitsbegriff Hans-Georg Gadamers)(Weinheim 1994,第二版)。

35 阿克塞爾‧布勒爾 (Axel Bühler)(編者):《不合時宜的詮釋學。啟蒙思想中的理解與詮釋》(Unzeitgemäße Hermeneutik. Verstehen und Interpretation im Denken der Aufklärung)(Frankfurt/M 1994)。參見哈拉爾德‧史努耳 (Harald Schnur) 與歐利佛‧R.舒爾茲 (Oliver R. Scholz) 的討論:《哲學雜誌》(Allgemeine 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e),第二十一期(1996),一四七至一五五頁,一五六至一六二頁,那兒有進一步的參考文獻。

36 「依我之見,詮釋的精神科學被一種(存在主義的亦或馬克斯主義的)對理解有約束性的運用之過分要求而意識形態化的敗壞了,正如通過實證主義的排除,作為意義理解的可能性條件的歷史性的東西被意識形態化所敗壞了一樣。」見卡爾-歐圖‧阿佩爾 (Karl-Otto Apel):《哲學的轉化。第二冊:溝通群體的先驗性》(Transformation der Philosophie, Bd.2: Das Apriori der Kommunikationsgemeinschaft)(Frankfurt/M 1973),一二O頁。

37 H..阿伯特,見上述書,如二十五頁。

38 路玆‧蓋爾德賽茨 (Lutz Geldsetzer):〈哲學史書寫的詮釋學問題〉(Fragen der Hermeneutik der Philosophiegeschichtsschreibung)。收在:G. Santinello 所編的 La storiografia filosofica e la sua storia (哲學歷史書寫及其歷史)(Padua 1982),六十七至一O二頁。

39 倫貝托‧艾柯 (Umberto Eco):I limiti dell'interprertazione (Milano 1990),德譯:《詮釋的界限》(Die Grenzen der Interpretation) , G. Memmert 由義大利文所譯 (München,Wien 1992),七十七頁。同作者:《詮釋和過度詮釋》(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劍橋,1992),德譯:《在作者與文本之間。詮釋和過度詮釋》(Zwischen Autor und Text. Interpretation und Überinterpretation),包含有理查‧羅蒂 (Richard Rorty),約納珊‧庫勒 (Jonathan Culler),克莉絲汀‧布魯克-羅斯 (Christine Brook-Rose) 及史蒂芬‧庫里尼 (Stefan Collini) 的反駁。H.G.霍爾 (H. G. Holl)的英譯本(München, Wien 1994),三十頁。艾柯以野餐之例為比較而關連於 T.托德羅夫 (T. Toderov),但托氏相反地接收了由G. Chr.利希藤貝格 (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 而來的一個關於雅可布‧伯姆 (Jakob Böhme) 的詞。E.D.赫施也以這個他在納托普‧弗萊爾 (Northop Frye)處所引用的比較來指出,他所要評擊的東西(《詮釋的原理》,十五頁)。見格奧爾格‧克里斯多弗‧利希藤貝格:《草稿書。作品與信件》(Sudelbücher. Schriften und Briefe),第一冊(München 1968),三六三頁。

40 賴因哈特‧柯賽雷克 (Reinhart Koselleck):〈在早期近代之消逝的未來〉(Vergangene Zukunft in der frühen Neuzeit)。收在:同作者:《消逝的未來。歷史性時間的語意學》(Vergangene Zukunft. Zur Semantik geschichtlicher Zeiten) (Frankfurt/M 1977),十七頁以下。

41 海德格爾:《存有與時間》,三九六頁。

42 雷翁哈特‧馮‧雷特-芬克 (Leon von Renthe-Fink):《歷史性。其術語的與概念的源自於黑格爾、海姆、狄爾泰及約克》(Geschichtlichkeit. Ihr terminologischer und begrifflicher Ursprung bei Hegel, Haym, Dilthey und Yorck)(Göttigen 1968,第二版)。

43 馬克斯‧謝勒 (Max Scheler):《知識形式及社會》(Die Wissensformen und die Gesellschaft) (1926),作品集,第八冊,一五O頁以下。

44 也見卡爾佛利德‧葛倫德 (Karlfried Gründer):〈在歷史關連中之馬丁‧海德格爾的科學批判〉(Martin Heideggers Wissenschaftskritik in ihren geschichtlichen Zusammenhängen.)。見同作者:《對連續性的反省,最近十年之歷史的思考》(Reflexion der Kontinuitäten. Zum Geschichtsdenken der letzten Jahrzente)(Göttingen 1982),二十九至四十七頁,特別是四十頁。

45 見弗里特夫‧羅蒂 (Frithjof Rodi) 與加達默爾的爭論:〈傳統的與哲學的詮釋學。對一個爭議性區分的評析〉(Traditionelle und philosophische Hermeneutik. Bemerkungen zur einer problematischen Unterscheidung)。收在同作者之:《被認識物的認識。十九及二十世紀的詮釋學》(Erkenntnis des Erkannten. Zur Hermeneutik des 19. Und 20. Jahrhunderts)(Frankfurt/M 1990),八十九至一O一頁,特別是九十五頁以下。

46 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五OO頁。

47 加達默爾:〈什麼是真理?〉(Was ist Wahrheit?) 見其:《短論集。第一冊:哲學》 (Kleine Schriften I: Philosophie)(Tübingen 1967),四十六至五十八頁,引自五十三頁。

48 海德格爾:《對亞理斯多德的現象學詮釋》,全集,第二部份,第六十一冊,一六三頁以下。

49 漢斯‧約納斯 (Hans Jonas):〈變化及形成。歷史物之可理解性的根據〉(Wandel und Bestand. Vom Grunde der Verstehbarkeit des Geschichtlichen. )。見同作者:《哲學研究與形上學揣測》(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 und metaphysiche Vermutungen)(Frankfurt/M 1994),五O至八O頁,引自五十五頁以下。

50 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五OO頁(附註2)。在其所寫的關於歷史主義的文章〈歷史與當代宗教〉(Religion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中,加達默爾做不同的解釋。他在此已把「第二層次的歷史主義」稱為在回歸自然法之外的對歷史主義的回答,而在此第二層次的歷史主義中,「相對主義並未被當作一種有待克服的東西,而是為人類歷史的終極性之必然結構」。這情形,M.謝勒已經以「此在的相對性」(Daseinsrelativität) 概念處理過了,特別是海德格爾以其形上學的解構所作的處理:「因為憑藉著現有的手前存有之概念,絕對概念及因之而生的相對主義之反駁也均失去了基礎。」見:《歷史與當代的宗教》(Die Religion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第三冊,(Tübingen 1959,第三版),三七O頁以下。

51 見上述書,四三六頁。

52 我覺得這個情形在加達默爾並不清晰易明。一九九一年他所寫的一篇晚期論文〈歷史性與真理〉(Geschichtlichkeit und Wahrheit)中,他指出,「爭論」是他的「生命主題」(全集第十冊:《詮釋學回顧》(Ges. Werke, Bd.10: Hermeneutik im Rückblick),二四七至二五八頁)。加達默爾在此將自己連繫到歌德。歌德的名言:「人人都是希臘人,而他卻是這一個希臘人」,意指:人們不可再去模倣希臘人,不存在「回歸」(二五一頁)。歌德和加達默爾也許只是當代的代言人。但我對此懷疑。因為歌德時代的「當代人」並未表達過如此語句,歌德稱呼他時代的當代人為「病態的」浪漫主義者;加達默爾完全類比地抨及當代的主觀主義。因此這兩人代表的更像是「古代」的學派。在加達默爾的關乎歷史主義問題的敘述中人們看到:問題起源於古代,而且只有經由回歸至柏拉圖及亞理斯多德,問題才能解決(二五一,二五七頁)。為什麼?「這裡出現的根本不是相對主義問題」(二五八頁)。

53 K.葛倫德,見上述書,四十一頁以下。

54 海德格爾:《演說及論文》 (Vorträge und Aufsätze)(Pfullingen 1957,第五版),八O頁。

55 M.海德格爾:《林中路》 (Holzwege)(Frankfurt/M 1972,第五版),三O一頁。

56 例如引用亞理斯多德時,當然是依據學術版本,然而此版本不過是學者文化的一種產品,加達默爾抨擊此文化為虛無的歷史主義。(見下文)

57 故加達默爾批評施萊爾瑪赫的詮釋學:見《真理與方法》,一五九頁。對此可比較海德格爾:「歷史主義把過去現代化,並且由前過去(Vor-vergangenen)來解釋它。歷史主義飛入過去,為的是在那裡找尋根據,並且從現在估算出路。與它相關的是『復興』或『末世論』。單純的『相對化』,並不構成歷史主義的本質。」M.海德格爾:《謝林的關於人類自由的本質之論文》(Schellings Abhandlung Über das Wesen der menschlichen Freiheit)(1809),編者:H.艾法克 (H. Feick)(Tübingen 1971),二O四頁。就是這「歷史主義的本質」被加達默爾加之於施萊爾瑪赫身上。但嚴格地說起來,難道海德格爾與加達默爾不是比施萊爾瑪赫更多地找尋過去之「支撐點」﹖而我們在施萊爾瑪赫身上卻由此而認識到一種進步哲學的基本特徵。

58 奧古斯特‧柏克 (August Boeckh):《語文科學的百科全書及方法理論》(Enzyklopädie und Methodenlehre der philologischen Wissenschaften),編者:E.布拉圖斯謝克 (E. Bratuscheck)(Leibzig 1886,第二版,重印:Darmstadt 1966),二五七頁。對此見阿克塞爾‧霍斯特曼 (Axel Horstmann):《古典理論與當代科學。奧古斯特‧柏克的語文學觀念》(Antike Theorie und moderne Wissenschaft. August Boeckhs Konzeption der Philologie)(Frankfurt/M 1992),一八六頁以下。

59 見約翰‧古斯塔夫‧德羅伊森 (Johann Gustav Droysen):《歷史學》(Historik),編者:P.萊依 (P. Leyh)(Stuttgart 1977),四十一頁。

60 見「新歷史主義」(New Historicism),在此書中的 B.湯瑪斯 (B. Thomas) 及 O.阿諾德 (O. Arnold) 的演說。
61 赫施:《詮釋的原理》,特別是一六四頁以下,二六三頁以下。

62 赫施:〈詮釋學的三個面向〉。特別是二四九頁以下。赫施現在只擴展了意義的概念︰「意義」(meaning) 並不只是「原初意義」,即作者意圖,也是「時代遞變」(anachronistic)的意義。此意義踰越了作者意圖,且全然地或部份地棄置它。這也是U.艾科所稱的文本意圖(intentio operis),(見下文)。

63 依施萊爾瑪赫,這便是詮釋的 skylla 與 charybdis [此為奧狄賽中的兩個邪惡者名字]。《詮釋學》(Hermeneutik),編者:H.基姆勒 (H. Kimmerle)(Heidelberg 1974,第二版)一二四,一四九頁。

64 加達默爾:〈精神科學中的真理〉(Wahrheit in den Geisteswissenschaften) (1953)。《短論集,第一冊》,三十九至四十五,引自四十頁。

65 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二九五頁以下。〈關於一種哲學倫理學的可能性〉 (Über die Möglichkeit einer philosophischen Ethik),此文收在:《存有及習俗》(Sein und Ethos)。編者:保祿斯‧恩格爾哈特 (Paulus Engelhardt)(Mainz 1963),十一至三十六頁;《短論集,第一冊》,一七九至一九一頁。〈實踐科學作為人類科學的一種模式〉(Practical Philosophy als a Model of the Human Sciences),此文收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Studies in Phenomenology and the Human Sciences)。編者:約翰‧沙利斯 (John Sallis)(Atlantic Highlands, N.J. 1979),七十四至八十五頁。〈詮釋學作為實踐哲學〉(Hermeneutik als praktische Philosophie),收在:《什麼是哲學﹖對文本的自明性之較新文本》(Was ist Philosophie? Neuere Texte zu ihrem Selbstverständnis),編者:庫特‧沙拉門 (Kult Salamun ) (Tübingen 1986,第二版),一O八至一二六頁。在〈亞理斯多德中蘇格拉底問題的現狀〉(Die Gegenwart der sokratischen Fragen in Aristotles),收在:《實踐哲學的重建,卡爾-漢滋‧依爾汀紀念文集》(Zur Rekonstruktion der praktischen Philosophie. Gedenkschrift für Karl-Heinz Ilting),編者:卡爾-歐圖‧阿佩爾 (Karl-Otto Apel)(Stuttgart 1990),十七至二十五頁。

66 E.貝蒂:《作為精神科學的普遍方法論之詮釋學》(Die Hermeneutik als allgemeine Methodik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Tübingen 1962),五十三頁。

67 E.貝蒂:〈一般解釋理論的基礎〉(Zur Grundlegung einer allgemeinen Auslegungslehre)。收在:《恩斯特‧哈貝爾紀念文集》(Festschr. Für Ernst Rabel),第二冊,(Tübingen 1954)七十九至一六八,引自一六五頁。

68 赫施:〈詮釋學的三個面向〉,二四八頁(此段為作者從英語譯成德語)。

69 見上述書,二五九頁(此段為作者自譯)。

70 貝蒂:《作為精神科學之方法論的普遍解釋理論》,特別見一O二頁以下。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特別是三四九頁以下,三六一頁以下。

71 比較如加達默爾:《歷史性與真理》,二五七頁:「客觀性意指對象化……。」

72 為了標顯文本,艾柯使用了「能動的客體」(Dynamische Objekten)一詞;這樣一種東西「不只可以是物理世界的展示元素,也可以是一思想、一感覺、一手勢、一感受、一看法」。一個「文本—對象」就此具備了一個「意圖」,當「人們認為,此文本對象依據被文化所確定的符號學法則所詮釋」。這兩個概念並非在通常的意義下被運用。(《詮釋的界限》,四三六頁以下)。

73 加達默爾:〈理解的循環〉(Vom Zirkel des Verstehens)。《短論集,第四冊︰變異》(Variationen) (Tübingen 1977)五十四至六十一頁,引自六十頁。

74 此見如加達默爾與德希達的討論。《文本與詮釋》(Text und Interpretation),編者:Ph.佛傑特 (Ph. Forget)(München 1984),三十八頁以下。如果語言的「根本任務」是「被意指物 (Gemeinte) 的說話」,如同加達默爾在別處所表示的則理解的任務難道不也是去理解被意指物嗎?見加達默爾:《歷史性與真理》,二五三頁。

75 赫施:〈詮釋學的三個面向〉,二六O頁。

76 見U.艾柯對字面意義的辯解:《詮釋的界限》,四十頁以下。字面意義並不一定與原初意義或作者意圖相吻合,在諷刺現象中早表明了這一點。

77 U.艾柯:《詮釋的界限》,五十二頁以下。

78 關於在文學科學中的詮釋問題之較新討論,特別可見:阿克塞爾‧史培爾 (Axel Spree):《詮釋的批評。對詮釋批判的文學理論之分析研究》(Kritik der Interpretation. Analytische Untersuchungen zu interpretationskritischen Literaturtheorien)(帕德博恩,1995)。

79 我們可以及應該區分如閱讀、理解、解釋/詮釋,指向(Deuten)等概念。它們在這個順序中顯示對閱讀對象之逐漸生長的生產性。然而其範圍並非可明確地分開;詮釋早已進入閱讀之中,然而人們並不能認為,所有的文獻早已是詮釋的。

80 J.格羅汀:《詮釋學的真理﹖》,八十二頁。

81 查理‧R. 班巴赫 (Charles R. Bambach):《海德格爾、狄爾泰,以及歷史主義之危機》(Heidegger, Dilthey, and the Crisis of Historicism)(Ithaca,倫敦,1995),二七三頁。

82 康拉德‧洛倫茨 (Konrad Lorenz):《自然的效用結構及人類命運》 (Das Wirkungsgefüge der Natur und das Schicksal des Menschen)。全集 (Gesammelte Arbeiten),編者:I.埃貝爾-埃伯斯費爾特 (I. Eibl- Eibesfeldt)(München, Zürich 1983,第四版)。

83 因而去回想下列事情是重要的:例如在施萊爾瑪赫處,詮釋學尚存在於一種系統的實踐哲學的脈絡中。參見筆者:《倫理學與詮釋學。施萊爾瑪赫的精神科學的基礎》(Ethik und Hermeneutik. Schleiermachers Grundlegung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Frankfurt/M 1995)。

84 因而對於詮釋而言,啟蒙運動的詮釋學也已包含了倫理的方針。見沃爾夫岡‧屈勒(Wolfgang Künne):〈善意詮釋的原理〉(Prinzipien der wohlwollenden Interpretation) 。收在:《意向性與理解》(Intentionalität und Verstehen)(Frankfurt/M 1990),二一二至二三六頁。奧力佛‧R.舒爾茨 (Oliver R. Scholz):〈「詮釋學的任意性」, 啟蒙運動的哲學解釋技巧〉(“Hermeneutische Billigkeit”. Zur philosophischen Auslegungskunst der Aufklärung)。收在:《終極性的哲學。E. Ch. 施羅德六十五歲紀念文集》( Philosophie der Endlichkeit. Festschr. für E. Ch. Schröder zum 65. Geb.),編者:畢亞特‧尼德邁爾(Beate Niedermeyer),狄爾克‧許茨爾 (Dirk Schütze)(Würzburg 1992)二八六至三O九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