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後現代?後現代與知識的合法性處境有何關係?
張政遠
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Troy/1881/ecrits/postmodern.html

1. 時下對於「後現代」的所謂討論
  筆者發現,不少人仕在討論「後現代」這個課題時,往往將「後現代」看成為一種主義或一種潮流。因此筆者認為,我們在討論時要特別區分清楚「後現代」(postmodern)、「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李歐塔在《後現代處境》一書中並沒有提出一套「主義」,而是透過對高度發展的社會進行考察,揭示出該社會的文化、科學、經濟、政治等處境。他借用了當時在文化及藝術評論等領域已出現的「後現代主義」或「後現代文化」討論,而用「後現代」一詞描述此處境。因此,李氏不是自己提出了一套甚麼主義,也不是講述一種時下流行的思潮,而是從哲學的角度去描述一個「後現代處境」。除此之外,我們亦經常碰到一個關於「後現代」的誤會,這個極容易引起的誤會來自李氏給後現代的一個簡單定義:後現代是「不再相信後設論述」(incredulity towards matanarratives)。此定義很容易被某些論者將後現代詮釋為甚麼都可以、沒有真理等等。筆者認為,此誤會出自一種哲學方法論上的問題,即簡化主義的問題。簡化主義者雖然盡力想將一些概念或問題作出釐清,但卻很容易將這些概念或問題之所以產生的文化及歷史因素等等都「存而不論」,以致在詮釋的過程中將作者的概念過度約化而引起誤解;甚至完全不理會本文的內容、注腳或作者在其他場合的一些澄清,而只流於形式上的批評。有些人亦再進一步認為後現代是一些人對理性的批判,但他們同時亦以理性去作出論述,因此是自我矛盾的(self-defeating)。

  雖然要盡量避免簡化,但筆者以下仍要以極有限的文字來交代李氏《後現代處境》一書的主要論旨,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之工作。本文希望澄清所謂後現代是甚麼一回事,亦要處理後現代與知識的合法性處境之間的關係。


2. 何謂後現代?
  李氏從哲學的角度去描述所謂「後現代處境」,從最廣義的角度來看,可視為對現代(modernity)的一種批判。但何謂後現代?我們會問:應從哪個方向去回答以上的問題?是否從歷史的時序去看看後現代從哪一個年代開始?是否從藝術發展的角度去看從何時起出現了一些後現代藝術?又或者從文化評論的角度去看甚麼是後現代文化?

  筆者認為,我們在問甚麼是哲學的後現代,最好先對藝術、建築、文化評論的「後現代主義」及社會學上所謂「後現代」(postmodernity)作出了解。因為以上概念在六十年代開展而有討論,而李氏的《後現代處境》則是1979年的作品。假定我們已經對藝術、建築、文化評論及社會學上所謂之後現代或後現代主義作了初步的了解,我們會問,哲學上的後現代所探討的對象是甚麼呢?

  在此李氏提出了一個可能性,他在《後現代處境》的引言中第一句便提出研究主要對象是高度發展社會中的知識狀況。因此,後現代哲學的主要關懷是知識及其發展,尤其在過去半世紀內,知識電腦化的發展為知識本身帶來了另一次重大的衝擊。人類要面對的,正正是這個關於知識合法性危機的問題,這便是後現代哲學所面對的一大問題。李氏提出,在這些高度發展的後現代社會裡,知識經歷了三、四十年的急劇轉變,我們不再相信所謂「後設論述」。但要討論所謂後現代知識的處境,我們必須對於現代知識的處境有一定的理解;而要理解所謂現代知識的處境,我們便必須緊扣著知識的發展史,考察知識的傳統意思,以便作進一步的討論。

  求知在西方的傳統上是人類透過理性(韋伯認為此種理性是一種價值理性)去尋找真、善、美。因此顯然易見,知識不單包括「科學性」的學問如自然科學、天文學及物理學等,而且還包括「非科學的敘述」或敘事(法文recit, 即故事),如形而上學、倫理學、美學及宗教等。這種思想可見於早期的文學作品如神話及戲劇,並且具體表現於古希臘哲學家如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著作之中。經過了千多年的歷史,知識在十六世紀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變化,這就是自然科學的展開。哲學家及科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為之後數個世紀的科學發展、宗教改革、革命思潮以及啟蒙運動作了序幕。人類尋求知識不再只是為了尋求真、善、美,他們始以所謂「理性」的科學知識取代宗教及神話,進行「世界解咒」,希望憑著思辯理性去解決一切問題。以李氏之說法,即一切非科學的敘述若以科學的尺度去量度,只會成為不合理性(即不及格)的寓言傳說。後來,從瓦特改良蒸汽機直到工業革命,生產力不斷提高,全新的經濟模式產生,社會結構也有了新的模式,出現了對資本階級和無產階級之分析,即低下階層的平民開始要面對其勞動被異化的問題,也開展了一連串有關當代政治的討論。十九世紀以後,科學知識漸漸趨向技術化;而另一方面,知識亦卻不斷商品化,以迎合巿場。由此可見,現代知識的特徵是以現代科學作為知識的典範。一切知識除了要有精確的邏輯之外,亦必須合符科學方法或驗證原則。我們發現,近百年來各高等學院都致力於科學研究,開發先進科技以提高生產,出現了各種各類的「應用科學」;而其它人文科學如心理學及社會學等亦變得更合符科學方法,其研究引入了數字及符號,亦要運用統計學;而大學發展亦「照顧」到社會對於知識商品化及巿場管理之要求,提供了不少經濟研究報告及工商管理課程。總言之,一切學問都要追求更佳的運作效能(performance),而目標是以人類理性來建構「地上的天國」。

  在德國觀念論發展至如火如荼的十九世紀,歐洲大陸出現了一位後現代哲學的先驅者,此人對於日耳曼式的黑格爾樂觀傳統不再相任,他就是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從此,歐陸哲學開始了一連串對於現代的批判,這些批判顯然不是純粹一種「虛無主義者的叫喊」。李氏要指出的後現代,就是指出我們不再相信「現代」——建立一套可以綜合一切系統的宏觀。「現代」的觀點包括:科學作為知識的典範是建基於啟蒙精神及所謂科學主義(scientism)、憑著思辯理性去解決一切問題的合法性是建基於黑格爾式的歷史進步論及精神辯證法、工業經濟的合法性是建基於資本主義、無產階級革命的合法性是建基於工人階級的理性自覺的集體解放要求、科學知識的合法性是建基於實証主義及科學主義這些後設論述、應用科學之發展是基於可被計算的科學條件、大學制度的合法性是建立於百科全書式的理想、技術發展是建基於對效率的要求。
〔未完.待續〕

主要文獻
1)Lyotard, Jean-Francois,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Eng. Trans. G. Bennington & B. Massumi,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 1984
2)李歐塔:《後現代狀況有關知識之研究報告》,羅青譯,收入《什麼是後現代主義》,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頁131至3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