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
http://www.mcu.edu.tw/admin/future/educlass/text/content/fang/06/1.doc
作者:方志華 職稱:實踐大學中等教育學程兼任講師

    前 言
女性主義者常予人極端激烈的形象,但弔詭的是,女性主義者所提倡的倫理學說──關懷倫理學,其實是提倡和平、關懷的學說主張,但其所主張的人性和社會改革全面開發的倫理學說,的確需要基進的(註一)改革心態。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倒數計時的此刻,了解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也可以作為關心和了解未來人類道德可能方向的一個起點。
本文分為關懷倫理學的源起、主張內涵、由女性主義提出的理由、提倡之困難,以及展望五個部分,來論述此一倫理學說。

一.關懷倫理學的源起
  由關懷倫理學發生的源起,可以看到對關懷倫理學的研究,在思考上有越發充實其內涵及成為一種新倫理學典範的徵候:
1.對道德認知發展心理學研究之反動
西方的道德認知發展心理學者柯伯格(單文經譯,民75),以其著名的道德兩難故事的認知判斷作為研究工具,作了跨文化跨年齡的訪談研究,建立訴諸正義價值的道德認知發展序階,其分為道德成規前期、道德成規期、和道德成規後期三期六階段。而在道德教育方面,其提倡由不同序階的人互相論辯,在論辯中激起較低認知序階者的認知層次往上提升,而達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然而其研究助理吉利根(Gilligan,1982)在兩方面不滿此研究:一是研究分析方面,由於女生樣本回答的脈絡不合研究假設的需求而被捨棄,使得研究是以男生的答案去推論於所有的人;二是研究結果女生的道德認知判斷多落於第二期的第三階—乖男巧女的人際取向,予人以女性的道德發展比男性落後的印象。
於是吉利根另針對女性,重作道德發展的研究。她以女性關切的的墮胎問題作為道德兩難問題,來訪談有此經驗的女性,結果她歸納出:女性是以人際關係取向來陳述其道德的想法,她們重視的是「人-我」關係中的關懷關係、責任、與承諾,而道德的發展導向,是從利己、利他,而人我兼顧的三階段。她稱此發現為「不同的聲音」,表示女性和男性的道德認知本有不同,不可厚此薄彼。
  於是討論正義和關懷之間的異同,和如何在倫理學中定位這兩種德目的從屬關係,成為倫理學的熱門議題(Held,1995)。男性和女性在道德主張上、表現上的差異,是生物性使然,還是文化的結果,也是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研究的方向之一(Larrabee,1993)。而關懷倫理學卻也因著這個心理學研究的啟發,而成為哲學中漸漸開發的領域。
2.對重認知與判斷的道德教育之反動
諾丁(Noddings,1984)首先以關懷為主題,提出其關懷倫理學的哲學內涵和道德教育。其以女性日常生活實踐為出發,以關懷為道德感性,以親子關係為關懷感性流露的自然基礎,以義務感的發動為道德關懷的道德基礎,視理想關懷關係的建立為道德理想的完成。而道德教育不只是道德理論的應用而己,其根本就是培養道德的根基,因為成人的身教、對未成年人行為的肯定印證,與未成年人的開放性對談、和給予未成年人在生活中實踐練習關懷的機會,就是培養關懷成熟之人的實際情境。
諾丁在道德教育中去論述關懷德行,從潛在到成熟發展其實是一歷程的潛移默化,這正是過於重視「知即德」的西方道德哲學傳統所忽略的。因此她提出重視感性的發動力量、繼續不斷的對話、情境脈絡的掌握、建設性的溝通、接納與設身處地、責任與承諾等內涵,而有別於重視認知、判斷、道德原則的道德哲學與道德教育(Noddings,1992)。
3.對傳統道德哲學言說方式與內涵之反動
在多位女性主義者努力的澄清下,關懷倫理學走出其與傳統倫理學不同的道路,而不要因受限於傳統道德哲學規範,而被邊緣化。除了諾丁提出要重視道德感性的重要地位外;崇托( Tronto,1993)從社會政治的立場,提出唯有開展以關懷為核心的社會哲學,才能更精緻地達成正義社會的目標;渥克(Walker,1995)則提出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的認識論是傳統哲學的轉向,其從靜態的道德知識的建立,轉向動態的道德理解與詮釋;黑克曼(Hekman,1995)從言說脈絡和道德主體的觀點提出,重視不同聲音的多元社會中,不是要取消道德主體採取相對主義,而是要在不同的歷史社會的脈絡中,去關懷和聽取所有的道德論述,才能給予他們平等的地位。

二.關懷倫理學的主張內涵
雖然關懷倫理學正從各方面在發展與建構之中,上述的論述也未臻完善。但還是可以概略勾勒出關懷倫理學的主張內涵:
1.對道德來源的主張:道德感性而非理性,是道德實踐中核心的發動地位,過去重視道德理性的傳統,將道德動力的現實來源給忽略和邊緣化了。而關懷正是感性所生發之道德的源頭。
2.對人的處境之主張:人際間必有互相依存的關係,而非可以只揭示獨立自主自律的理想面向去看待人的處境。
3.對人性自由的主張:主張關懷關係是人真心嚮往的道德理想,人不只於存在抉擇中彰顯其主體自由,更在關懷關係的施與受之中,對話溝通情意的交流間,彰顯出道德圓滿成就的自由。
4.對道德教育的主張:主張理想的親密關懷關係的建立,是人性道德發展的基石。道德實踐的動力不只在於當下的認知與抉擇,更在於在日常生活因關懷關係而蘊育的道德自我感,潛藏於其中的道德自我理想形象,是可以掘發道德力量的真正源頭。
5.對道德論述的主張:重視道德理解的溝通過程甚過於道德知識的論證程序,真正道德的聲音要從道德主體的脈絡論述中去傾聽尋求,而非由事先設定好的道德普遍原則去概括判斷。
6.對民主社會的主張:民主社會之價值可以有更深入的闡釋,即以關懷的立場照顧社會中多元而有個別差異的需求,而非只以正義和自由主義的立場給予人人相同的對待,如此可以建立一個由民主出發,而富關懷溫暖的社會。

三.關懷倫理學之所以為女性主義訴求的理由
  關懷倫理學是否適合以女性主義的立場提出雖然仍有所爭議,因為怕有人望文生義,以為只是為了女性謀權益而提出的倫理學。但其的確是由女性所首先提出和提倡的,因此就歷史的脈絡來看,還是必須了解其與女性主義的關係:
1.就學說來源而言:關懷倫理學是由女性所提出來的倫理學,是女性在歷史和家庭生活實踐中的心得,所以也是女性有別於過去男性傳統所提出的獨特主張,但一旦提出而發揚後,其即成為全人類可以學習而發揮的資產,並不限於是女性的德性。
2.就學說訴求而言:關懷倫理學的重要訴求中,有兩點雖然是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但確也是女性主義者希望能達成的目的,一是希望能保存、肯定女性在歷史中生活實踐所發揚的關懷美德,二是希望能藉由關懷議題的討論,而喚起社會注意並關心女性在歷史社會中一直受剝削、缺乏地位的處境,進而提昇女性的權利和地位。
3.就學說目的而言:關懷倫理學不論從人際關係的微觀層面去論述,而是從社會政治的鉅觀角度去搏造社會架構,其目的都是要從造就兩性平等關係著手,去開啟一個充滿關懷理想、能在民主中實踐關懷的、多元自由的新社會。

四.女性主義之關懷倫理學主張,提倡困難的原因
  由關懷倫理學的主張內涵,及其學說的訴求和目的來看,其對民主社會是有和平改革之願景的,然而其提倡之困難正在於其預設著全面改革的特質:
1.改革的對象
  一則是所有的男性,或握有權力資源的社會文化中的既得利益者,可能身邊最親近的人,他們的觀念與作為,正是關懷倫理學所要導正的對象,如:自己的丈夫或父親──這既是最親密的人,但卻也是使女性處於不利地位的人,正是觀念革命的對象。這樣的改革,可能改變所有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與任務,故必會遭受很大的抗拒。
二則改革的對象也是所有的女性。要女性放棄其舊有的依賴的、自我犧牲的、宿命的觀念,創造新的女性形象。不論對男性或既得利益者,還是針對女性或傳統的受剝削者、依賴者,這種涉及最親密關係的觀念革命和實踐,必是困難重重的。
又由於以女性主義為訴求的起點,使得男性起了某種疑慮,認為似乎是衝著對男性的不滿而來的,增加了對此學說的敵意與防衛;也使得不同階級、不同種族、不同主張的女性,警覺到自己的主張與利益是否為其他女性的聲音所掩蓋,使得以「女性主義」為名義的關懷倫理學,在面對改革對象時,有觀念難以施展的困境。
2.改革的空間
從家庭到所有的工作職場,都是改革的空間和場所。由於大部分的空間設計是掌握在商業掛帥的父權思考的設計理念中,而空間的使用者與維護者,卻往往落在女性的身上,因此女性最了解生活中真正的空間需求是什麼。女性主義所提倡的關懷倫理學,是依循著女性在生活實踐中的眼光,深入日常生活去關懷所有需要關懷的人。
因此,改革的空間,可以說是無所遁形於天地之間的。例如:女性需要有可以自主的私人空間,是和男性一樣迫切的,女性所照顧的老人家、小孩,也需要受尊重和方便自在的空間活動等。而我們可以看見近來已有人對於書房、廚房、公共廁所、辦公室、三代同堂等空間之設計與人性概念,開始有所反省和改變;而職場上對於母職角色的對待,也開始給予正視甚至禮遇的空間和時間設計,這都是由於重視女性權益和關懷人性成長空間的一個良性的開頭。
然而由於這牽連到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再造、家庭和企業組織之重組、建築企業的設計理念等,要改革並整合這所有空間設計的觀念,落實到所有的組織制度中,使其瀰漫著尊重所有人性需求的氣息,尚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3.改革的範圍
  關懷倫理學思考所提供的改革範圍,可以說是人類生活的所有面向,小從人我關係的對待,大至政治層面事務的思考策略,下從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取向,上至宗教終極的關懷,外至環保關懷的議題,都可以用「關懷」作為思考的基礎、策略、和理想目的。因此這種全面性的改革,需要在實踐上和哲學、學說上,多方面去闡釋其發展之可能進路,工程之浩大,可以想見其改革之全面性。舉教育的例子而言,關懷倫理學在教育上,可以從政策、制度、行政層面重新做鉅觀的考量與改革,也可以從師生互動的人際層面去加強教學的品質,可以說是全面性的教育改革觀念。
4.哲學的典範
關懷倫理學重視日常生活的實踐與心得,因此其理論造型與傳統的哲學是非常不同的典範,包括道德問題的提出、道德理論與實踐的關係、道德論證的方式等,都不可同日而語。
如:就道德問題的提出而言,西方傳統道德哲學重視何謂善、何謂德,要對道德相關的內涵作一靜態的規定與陳述,以推理出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德哲學論述。然而關懷倫理學則要問:如何在道德實踐去彰顯道德的價值,如何從不同的聲音中聽出道德潛藏的脈絡,即其問題重在動態實踐中去掌握道德的意義。故關懷倫理學重視脈絡的情境、感性的發動力、差異中的主體等,在在都與重視抽象的原則、理性的指導,和以無利益關心為道德論述之出發點的西方傳統道德哲學,透露著不同的訊息。
如果用傳統的道德哲學典範來指責關懷倫理學之不合學術規範,不如說是:關懷倫理學放在舊有的學術典範中,則其為了解決新的人性觀與世界觀所提的學術問題與主張,是很容易被邊緣化,而無法彰顯其價值與意義的。這也是正在發展中而羽翼未豐的關懷倫理學,最需從舊有的典範中,突破出來的地方。
5.論述的方式
關懷倫理學在討論相關議題時,是站在具體的脈絡情境中去發言,因此舉凡文學、藝術、哲學等,只要能描述現象的情境,都成為其論述及詮釋的文獻,這與西方傳統哲學,喜站在無關心立場,抽象地論證某一主張的合理性,是採不同的論述的方式。
而且在議題研討方面,關懷倫理學主張以溝通取代競爭,重視差異甚於統一,希望能廣納眾言,博採眾議,讓人人的心意都能得到確切的抒發與交流,而非歸於一家之言。因此其難度較高,而如何能不落入相對主義的窠臼,也是其主張要在修辭學和政治學的理論基礎上,要再加強的地方。
6.關懷的弔詭性
關懷倫理學揭示人性中,有去關懷的精神願望和被關懷的需求,然而在現實中,卻有重重迷霧與阻礙,使得即使贊成此學說的人,也因疑慮而有裹足不前的傾向。
一是因關懷訴諸於人性中感性的來源,難以論證,也無保證,似乎難以以其做基礎去論證制度措施和實踐的必然性。二是關懷的人際關係中,必含有權力的脈絡在其中,使得關懷實踐未必能符合人性的其他願望,如:正義、自由、尊嚴等。
譬如:女性在家庭中多半擔任關懷照顧的角色,但其在家庭、社會中,往往卻是無權又無聲的一群;又父權式權威式的宰制,卻也可能假關懷的名義,而行獨裁之實;而是否由真正需要的人領受到受關懷的資源,受關懷者是否因其處於接受關懷的地位,而有受歧視之嫌等。凡此種種都是提倡關懷倫理學時,必要在理論上提出其檢驗之方,並真誠面對的現實問題。
又關懷倫理學本身是提倡以關懷的方式,來完成所有的道德理想,故其本質上,必不可能提倡激烈或犧牲的手段,而是以和平、關懷的歷程,來達成其關懷所有需要關懷的人之理想,這也提高了提倡關懷倫理學實踐的難度。

五.關懷倫理學的展望
由於關懷倫理學既面臨理論基礎上的質疑,也需面對現實實踐上的各種挑戰,因此其仍需要在各個層面,再深入關懷的論述,以撐開一個新的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的典範。在這方面,探索以實踐型態為主的東方哲學,與之對比,則有潛在會通的可能。
因為關懷倫理學以感性為道德之基,其難以為西方傳統倫理學的論證體系所接受,但東方哲學如中國的儒家、道家,在人性論上是以體證為基,則可以充實關懷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另外,關懷倫理學重視女性和弱勢者的權益、重視人際間互相的真情流露、重視從實踐中發揚關懷之德、重視政治社會層面的全面改革,並試圖開發各種實踐的可能途徑,正可以為儒家內聖外王的關懷理想鋪上現實的道路。因此,關懷倫理學在以儒家為主之華人社會的提倡,可能又有一番新意在其中,這也是講求在差異中去開啟道德之聲的關懷倫理學者,所樂見其成的吧!
註一:radical一詞一般譯為激進的,然而在此有基本改進之意,故譯為基進的,更為妥切。參見顧燕翎主編(民85),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店。
<<參考書目>>
單文經譯,Kohlberg著,(民75)道德發展的哲學。台北:黎明。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pomen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ld, V. (ed.) (1995). Justice and care—essential readings in feminists ethics. Boulder, Colorado & Oxford :Westview Press.
Larrabee, M. J., (ed.) (1993). An ethic of care: feminist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N. Y. & London: Routledge.
Noddings, Nel,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 moral education.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el(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ronto, J. C. (1993). Moral boundaries: apolitical argument for an ethic of care. N. Y. & London: Routledge.
Walker, M. U.(1995). Moral understandings: alternative “epistemology” for a feminist ethics. In Held, V. (ed.) Justice and care—essential readings in feminist ethics. Boulder, Colorado & Oxford : Westview Press. 139-152.
Hekman, S. J. (1995). Moral voices, moral selves:Carol Gilligan and feminist moral theory.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