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smu.edu.tw/genedu/public_html/vol4/Louis.doc人工生殖的全球化:兩個不同倫理視域的比較

Globalization of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A Compassion of Two Ethics

 

 

艾立勤

輔仁大學神學院

 

 

引言

今日全球化已是當代世界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其中,隨著生命科技的突飛猛進,人工生殖科技……等應用也正朝全球擴張。而由於其應用的對象是人,因此我們需要做一倫理反省。而就全球化的倫理面向觀之,當今世界實存在著兩個大的、朝全球擴展的普遍視域,一個是現代世俗的倫理視域,其基礎在於「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與「邏輯實證論」;另一個是宗教性的倫理視域,其根基在於肯定按照本性,人不但是生物性也是精神性的存在,而基於天主教擁有一套完整的神哲學體系,故本文將以天主教為此一視域的代表。至於為了更深入地瞭解這兩個視域在短期及長期上對全球所產生的影響,筆者將採用法國哲學家馬里旦(Jacques Maritain)的思想與理論來予以探究。

 

人工生殖與世俗基本倫理視域

一、占優勢的全球文化氛圍

根據馬里旦的理論,歷史有其法則與演化,因此我們會察覺歷史有一個普遍的方向存在。但歷史法則與自然法則是不同的。自然法則是必定的,亦即物理事件依其本質遵循著一定的物理規律;然而,歷史法則之下所導致的結果,是與人的自由有關。由此可見,歷史的必要規律(necessary laws)不同於大自然的必然規律(the laws that necessitate)。也就是說,人擁有上帝所給與的自由,因此雖然天主有其訂定的法則,但人不見得會照此法則去做。因而,雖然歷史有一個普遍的方向,但就人依憑自由所做的選擇而言,歷史仍維持著不確定性。[1]

然而人類的自由,也無法逃避時間的發展性變動──這變動創造出各色各樣的歷史氛圍。這些歷史氛圍是由現世人類團體中占優勢的社會、法律、政治、科學……道德與觀念等理性結構所共組締造而成。[2] 尤其今日,在經濟與科技的結合下,放任資本主義導向的跨國企業、國際貨幣基金會、好萊塢電影、麥當勞……等,更在強勢掌控政治勢力與通訊傳媒(例如CNNWWW……等)的情況下滲透至世界各地,因而創造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氛圍,影響著每個人的物質、倫理生活,並使身在其中的人與社會難以逃脫其意識型態的掌控。而這一股要求效率、進步、求新求變、且傾向速食、強調放任自由與功利導向的歷史氛圍,不僅對於不斷發展、推陳出新的人工生殖科技有著推波助瀾之功,在其強大擴展的力量作用下,亦助長人工生殖科技被人接受與應用的程度。

 

二、世俗的基本倫理視域

至於這一氛圍之所以能如此繁盛,究其根本實是導源於世俗倫理基本視域的澆灌人心,此視域揉合了兩種倫理系統潮流;一是存在主義與解構主義(existentialism & Deconstruction),另一是邏輯實證論(Logic Positivism)其中,前者因為不認為人有共通的本性,因而在強調個體自由與異質性的立場下,進而否定了客觀倫理真理與規範的存在,而肯定藉著自由,人人都可以是真理和倫理規範創造者。因此,只要經過各人自己的價值判準後認為對的、喜歡的、我就可以去做,且旁人不得干涉。[3] 至於邏輯實證論,則基於認定「能夠經由經驗科學來驗證的,才是有意義的客觀價值」,而把倫理劃歸於情感的領域。因此,也就無客觀的倫理真理,至於倫理判斷也只是表達對倫理行為是否同意的「情緒」,並無對錯可言。[4]

綜合地說,存在主義和解構主義強調主觀性的創造,以「自由」取代真理;而邏輯實證論是以科學作為真理,將道德視為情感的表達。但殊途同歸,結果都否定了客觀倫理真理的存在,導致客觀倫理原則和倫理規範的虛無化、無意義化,並使得人與人之間倫理的構造變得有困難。因此,在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與邏輯實證論等思潮席捲下,人們極易陷入現代世俗氛圍中,而認為行為的最高標準,在於科學技術所能做到的以及個人的自由意願。當然,這種傾向也展現在世人對人工生殖科技的態度上,這可由以下舉例看出:

隨著生物學、胚胎學的進步,當代科學家已告訴我們,一個新的生物體的生命是起於親代配子結合的那一剎那,一個接合子已蘊含了整個個體發生的遺傳藍圖。因此,按科學嚴格地說,人的生命是肇始於精卵結合的那一刻,自此,歷經胚胎、胎兒、出生嬰孩、小孩、……以致步入老年等,都是同一位人在其整個生命過程的不同階段之展現,故胚胎是一位人。然而,若依存在主義和解構主義的思想,胚胎是不是人的科學判斷,其結果如何根本無所謂,因為真理是由人自己所創造,因此胚胎是不是人也是由每個人自己來決定。至於邏輯實證論雖強調科學,但在以相對性看待倫理原則的情況下,人們因而也無法評估這些應用至人身上的生殖科技(試管嬰兒、冷凍胚胎、代理孕母、甚至極可能成真的複製人……等)是否會曲辱人性尊嚴。而在難以判斷之下,人們也極易因此轉而認為,那些能不斷被檢證真偽的科學探索與科技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由上可見,在存在主義、解構主義和邏輯實證論的通力合作下,世俗基本倫理視域與建基在此視域之上的全球倫理氛圍之力量實在強大的驚人,再加上其仍不斷的成長與壯大,故使身在其中的個人、家庭、社會實在難以抵擋、拒絕。如此,人工生殖科技也在這股氛圍中,被多數的人們理所當然的接受、採用,而不去深究其道德意義。

 

人工生殖與宗教性的基本倫理視域

一、歷史法則

面對世俗倫理視域帶來的強勢全球文化氛圍,我們似乎不得不承認,短期內想改變它是不可能的。但是,除了這股現代氛圍外,根據馬里旦的理論,人類歷史的發展尚存在著其它能與宗教性視域相配合的歷史法則,它們能幫助人面對長期歷史演變的情況。這些法則是:

1.反差雙重進程律(law of contrasting double progress

「反差雙重進程律」的根本形上基礎在於:「精神的動態主動性」與「物質的被動性」間的懸殊差異與對比。根據此一「雙重進程」律則,歷史中的每一時刻,都同步發生著人類團體的墮落與復興、進步與退步。而據人類學者印證,這種反差雙重進程現象,已具體呈現在人類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譬如,現代世界在對公民權利及社會正義的理解有一長足進步的同時,也面臨到重商傾向的物質主義、集權國家、種族屠殺與大規模戰爭……等,從根侵蝕、破壞這些進步。[5]

2.歷史歧異律(ambivalence of history

進步與退步的同步雙重變遷帶來了第二個歷史法則,即「歷史歧異律」。其義是指歷史總是呈現出兩種面容:一是衰退,另一是前進。這種正反價值的矛盾與張力,常引人探問為什麼上帝要允許不正義與邪惡一直存在於歷史中?而經過深邃的思考與反省,我們會得到如下的理解:上帝所創造的一切都是美善的,但當人自由地拒絕上帝的愛時,就產生了倫理惡。不過,深度信仰下的歷史觀也使人確信,雖然上帝容許倫理惡與不正義存在,但歷史最終必要成全上帝恩寵、正義的計劃。[6]

3.歷史中的善惡結果律(historical fructification of good and evil

上述提及的歷史矛盾現象,是可以由「善惡的歷史結果律」來予以平衡。意思是說,為了給予不義之士時間去看到他們邪惡行動所結下的果實,並能因此改過自新,上帝容許邪惡繼續存在於歷史中。但是,人們漸漸地會看出,就歷史的長期發展而言,正義與倫理道德本性上的傾向,長期下將會保護人類社群,引領社會走向圓滿生活的境界;而不正義與邪惡依其本質,終會帶來社會的毀滅。[7]因此,如果希望保護、締造一個真正圓滿的社會與全球,人就應當依著善、正義與良心來行事。

不過要知道什麼是善與正義、什麼是符合道德的人工生殖技術,就該先從神哲學的層面,對「人是誰」有一透徹瞭解,然後進而去了解婚姻及性愛結合的意義與尊嚴,如此才能在實際生活中做出合乎道德的倫理判準。

二、關於人工生殖的宗教性基本倫理原則

1.人是上帝的肖像:不可殺無辜

在聖經的敘述中,人和其它受造物不同:「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創126)。因此,人的生命是上帝恩賜的禮物,人是上帝的肖像,而人類生命的位格尊嚴即肇始於此。上帝親自創造了人,賜給人精神生命,使人不僅在現世因擁有理性、自由意志而能追求真理、得享自由,並能藉著此世與上帝所建立的位際性往來,蒙召走向圓滿、全福的永恒生命。也就是說,人自其存在那一刻起,即開啟了有始無終的天人交往──人來自上帝,並在此世能與上帝建立愛的關係,最後也要回歸上帝。人的存在擁有一絕對的幅度,故人本身有其極高的尊嚴,而不容許把人物化成商品或作為滿足渴望的工具,且更不容許「殺無辜」的景況發生。[8]

然而當今盛行的各類人工生殖科技,不僅將「小孩的來臨」變成科技的產品、交易的商品,在施術的過程中更是伴隨著製造過多胚胎,而有減胎及將胚胎拿來做實驗、冷凍、銷毀等等濫殺無辜的行為。這種種的行為顯然是殺害了已開始與上帝建立愛的交往的「人的生命」,違反了「不可殺無辜」的倫理原則,因此是不義且相反上帝旨意的不道德行為。

2.婚姻家庭的尊嚴:上帝所結合的不可拆散

二人成為一體的婚姻」是上帝所預許的。在上帝創造「位格人」的創造行動中,夫妻以彼此共融一體的結合行為參與了此一神聖奧秘的「創生計劃」,而家庭正是上帝應允「創造新人」的處所,並且在天人交往過程中也扮演了極重要的積極角色──藉著家庭愛,人們在有限的人世預嘗了無限上帝愛的表露,人們學到在愛中與上帝往來、結合。因此,相當清楚的,婚姻家庭是上帝內在三位間圓滿交往的肖像、是上帝造人的處所、及人類學習與上帝建立關係的基本場域。故如同主耶穌基督的告誡:「凡上帝所結合的,人不可拆散」(瑪196),婚姻有其極高的尊嚴而不容第三者的介入。基於此一倫理原則,外遇、使用非配偶生殖細胞的「他精人工授精(AID)」與「異體試管嬰兒」、以及藉助另一位女性來懷孕小孩的「代理孕母」等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

3.夫婦性愛行為的尊嚴:「結合」與「生育」的連結不可割離

由以上論「婚姻家庭的尊嚴」,我們已可以看到夫婦性愛行為在上帝創造新人行動中的角色與使命。上帝藉著制訂「婚姻之愛的共融」與「對新生命來臨的開放」間的內在連結,使夫妻成為祂創造新人生命的合作者,使由此而降臨的新人是在夫婦向上帝創生行動開放的、彼此整個身心投入而下而來的生命。[9]按上帝的制訂,「性愛結合」是指向「生育位格人」的唯一管道,這個「唯一」乃賦與「夫婦性愛行為」崇高的尊嚴。因此,任何對這「唯一管道」的破壞與違反,顯然已撕裂了整體性愛行為的合一完整,篡奪了性愛行為在生育上的唯一性而貶低其尊嚴,長期下來恐怕會因此窄化了性愛行為的意義與價值,使其陷落成只是「滿足肉體慾望」的行為,故是不道德的。依此,人工授精、試管嬰兒與複製人,因為取代了夫婦性愛結合在生育上的角色,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投下了負面的變數。

 

結語

本篇文章試著採用馬里旦的理論,來思考乘著全球化旋風而廣傳世界各地的「人工生殖技術」所呈現的倫理幅度。按照馬里旦提及的歷史法則,現今占優勢的、由存在主義、解構主義及邏輯實證論所建構的全球文化氛圍,具有強大淹沒人類思想、影響人類行事的作用,因而導致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工生殖科技毫無困難地為人所接受並不斷發展。且這樣的趨勢就短期說來是無法抵擋、也不可能逆轉的。不過其它的歷史法則也揭示我們:若人工生殖科技持續地發展、應用下去,人類的社會終會走入滅亡。然而歷史法則「必須的」(necessary laws);而非「必定、必然的」(the laws that necessitate)。因此,人的自由與上帝的自由在歷史發展上仍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也因此,人們若能明智地依循真理行使自由,那他們就可以創造出另一種新的文化氛圍,引領人超越現今正占優勢的世俗文化社會,並能倖免於這必死社會的毀滅。最後,信仰的反省已指出,要建立最終能達至圓滿生活的「生命文化」,最基本的基石與倫理原則不是由人自己而來;而是源於上帝所訂定的:人的生命、婚姻生活及夫婦性愛關係的意義與尊嚴。

 

 

 



1 Jacques Maritain,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Edited by Joseph Evan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7, pp. 638-64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