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科學解釋研究的走向

曹志平(復旦大學哲學系上海200433)

〔中圖分類號〕N0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8862(2003)02-0027-05


科學解釋是科學的一個主要目的,也是科學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西方科學解釋理 論從“ 邏輯論證說”、“因果結構說”到“範式歸化說”、“語用說”的發展,表現出從科學解釋 的 句法學、語義學研究向語用學理解的轉向,其本質和局限是從抽象理性主義向非理性主義的 發展。因此,批判的、歷史的理性主義科學解釋觀的重構是馬克思主義科學哲學研究的重要 課題。 一、西方科學解釋理論概說 1.“邏輯論證說” 科學解釋的“邏輯論證說”是西方科學哲學中關於科學解釋的標準觀點,是邏輯實證主義的 嚴格的邏輯重建綱領的實施,其基本內容是說:科學解釋是由普遍律所做的論證,即覆蓋被 解釋項,而對科學解釋模式的構造則就是對科學解釋的解釋。亨普爾設定了科學解釋的四個 條件:(1)被解釋項必須是解釋項邏輯演繹的結果;(2)解釋項必須包含導出被解釋項所不可 缺少的普遍律;(3)解釋項必須具有經驗內容,亦即它必須至少在原則上能被實驗或觀察所 檢驗;(4)組成解釋項的句子必須是真的。[1]上述構想模式化就形成了我們熟知的 演繹-定律論模式即D-N模式。亨普爾通過將科學解釋設定為論證過程,將被解釋現象置於 覆蓋律之下,一方面要使現象的解釋具有知識基礎,使現象的導出具有邏輯的有效性,另一 方面知識與邏輯則使現象的發生表現為“必然的”、“理所當然的”。概括地說,科學解釋 的“邏輯論證說”包括以下幾個基本點:(1)“科學解釋在於回答為什麼的問題”[2 ],而“為什麼的問題”又可區分為“尋求解釋的為什麼的問題”與“尋求理由的為什麼 的問題”。(2)科學解釋是對事件“原因”的說明,而不是提供理由,後者容易牽扯形而上 學問題。(3)科學解釋可以分為“定律解釋”D-Np(解釋特定事實,Explanation of Individ ual Events)和“對定律的解釋”D-Nr(解釋定律,在本文中其英文為Interpretation of L aw s)兩個層次,亨普爾確認它們的邏輯模式是直接同一的,即都遵循D-N模式。(4)“科學解釋 即邏輯論證”是邏輯實證主義對“廣義的科學解釋”本質的把握。亨普爾實踐著邏輯實證主 義的科學主義信仰,將自己對科學解釋的哲學分析推廣至包括社會、歷史在內的一切領域, 重新考察了歷史解釋中定律的作用、社會科學解釋中理想模式的作用、人的行為解釋問題、 人類學和社會學中的功能解釋問題,認為只有符合他所構建的科學解釋模式的解釋才算是科 學的解釋,重新引起了自然科學哲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哲學的“解釋-理解” 之爭。2.“因果結構說” 科學解釋的“因果結構說”是薩爾蒙提出的,它認為科學解釋是對世界因果結構的探求,對 被解釋現象的科學解釋就是使之合於自然界的因果模式。“因果結構說”將科學解釋分為兩 個層次:一是考察作為因果性證據基礎的統計相關關係。為什麼類A的這一分子具有性質B? 因果解釋的形式是:描述類A的一個劃分C1-Cn使得:(1)每一個劃分性質與B在A中的出現在 統計上是相關的,(2)每一個劃分單元對於B來說是同質的,(3)每一個劃分單元應該盡可能 寬廣並且仍然是同質的;給出每個形式為P的概率並把問題中指明的那個特定對 象或事件定位在某一單元內。二是進一步用因果關係對統計相關進行解釋。這樣,科學解釋 即在於探尋世界的因果結構,使被解釋事件合於自然界的因果模式。薩爾蒙說,“存在於世 界之中並為科學解釋提供基礎的關係是因果關係。”[3]但是,“因果性”概念 先 於“解釋”概念,並且統計性與統計解釋被認為是根本的,這都涉及到了現代物理學中愛因 斯坦與玻爾關於概率的本體論及其量子力學性質的論爭。 3.“範式歸化說” “範式歸化說”也可稱作“消除困惑說”,它是科學歷史主義科學解釋觀的核心,其基本點 是說:科學解釋是用解釋性範式對異常現象的歸化或理解,從而使一意外的結果變成意料的 結 果的活動。圖爾敏認為,科學解釋是“自然秩序理想”規範下的對自然過程的理解活動:“ 自然秩序理想是科學解釋的起點,是一切解釋的基礎。”[4]對於科學解釋來說, 自然秩序理想具有作為解釋模式和標準的意義。在漢森對科學解釋的歷史主義解釋中,所謂 “解釋”,就是用理論把某事物置於一個與其他事物相互聯繫的整體的結構或概念模式之中 。漢森說:“僅當我們能把X置於關於其他事物例如Y和Z的概念的聯鎖模式中,我們才有X的 解釋。”[5]“範式歸化說”揭示了科學解釋本質上具有的歷史相對性、對概念框 架的依賴性。概念框架突現了科學解釋的語境和“態勢”,確定了科學解釋的方式與準則。  4.“語用說” 與“邏輯論證說”將科學解釋看作是純粹的句法學和語義學的問題不同,科學解釋的“語用 說”認為科學解釋本質上是一個語用的問題,它強調科學解釋是一個涉及理論、事實及解釋 者的三元關係,而不是“邏輯論證說 ”所說的理論-事實的二元關係。實用主義在科學解釋的理解中對語用維度 的強調,突出 了科學解釋過程中的社會學的和心理學的因素。美國科學哲學家P.J.阿欣斯坦(Peter Jacob A chinstein)的“語旨行為”解釋理論強調科學解釋不能脫離對解釋者行為的研究。他認為科 學解釋論應當解決三個主要問題:(1)什麼是一個解釋行為;(2)什麼是解釋行為的產物,即 解釋;(3)應當如何評價解釋。範•弗拉森的“解釋的語用學”則明確提出:科學解釋基本 上是一個語用的概念,其基本的解釋關係是“對於人p來說x說明y”的形式,“在科學上相 關的因素中間,語境決定解釋上的相關者。”[6]因此,科學解釋就變為一種隨由 時間、地點和人的特定性質構成的語境的不同而不同的對“為什麼-問題” 的回答。二、從抽象理性主義到非理性主義:西方科學解釋研究的局限 從理論表現來說,西方科學解釋研究顯示出從科學解釋的句法學、語義學到語用學的轉向; 從哲學前提說,從抽象理性主義到非理性主義,是西方科學解釋研究的本質與局限。 所謂“抽象理性主義”,是指把理性視為先驗的、凝固的、絕對的和超時空的永恆原則的 理 性主義,其基本特徵是追求絕對理性,忽視或者否認理性的歷史性和批判性。科學解釋“邏 輯論證說”的抽象理性主義本質,[7]最主要地體現在它的三個哲學前提。一是邏 輯與事實結構上的同構性。這一前提隱含了包括形式邏輯在內的邏輯的有效性,它為邏輯方 法和邏輯分析的有效性提供了前提。它不僅預示著,借助於邏輯,一切科學知識都必定能從 觀察所得的事實那裏推導出來,而且蘊含著邏輯形式是科學解釋和科學知識的本質的觀念。 這樣,對科學解釋的哲學研究也就變為對其邏輯形式和規則的反省,變為對語言的句法-語 義分析。第二個哲學前提,是理想的科學語言,如數理邏輯語言的主體間交流的無歧義性。 通過這一前提,亨普爾將科學解釋中的主體的意向性、認識旨趣及主體的相互理解等語用學 問題轉化成語形學和語義學問題,並實現他們所承諾的通過語言的邏輯分析結束“哲學體系 間的無結果的爭論”和“對形而上學的排除”。第三個哲學前提涉及經驗主義,認為有獨立 于人類思維並且能夠通過主體間有效的觀察加以認識的事實,其陳述構成了科學解釋的被解 釋項。上述三個哲學前提,分別涉及邏輯、事實以及將它們結合的科學語言,它們相互聯繫 構成了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解釋理論的哲學基礎。 從這樣的哲學前提出發,科學解釋的“邏輯論證說”表現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理論偏失:(1) 在科學解釋的研究的目標上,它將科學解釋視為一個純粹的邏輯過程,將科學解釋的真理 性等同於邏輯性,以邏輯為工具,追求一種形式的超驗的與時空條件和解釋者的境況無關的 絕對的普遍性和同一性,要求實踐的豐富性、歷史的多樣性屈從于單一形式的解釋模式,因 此,它具有抽象性。(2)它力圖通過科學語言的主體間無歧義性假設,消解作為科學解釋主 體的人的意向性等問題,反對將科學解釋看作是一種與人的需要、目的和心理動機有關的提 供理由的活動,從而是以純粹邏輯的觀點而不是實踐的觀點看待科學解釋,因此,它具有直 觀性。(3)它不能從總體上完整地把握人們的思想和有目的的行為,忽視人的內在精神需要 、 追求和歷史發展,堅持科學主義的哲學立場,片面看待科學解釋與日常生活世界的關係,否 定常識解釋、人文社會科學解釋以及其他文化解釋存在的意義,因此,它具有片面性。正是 哲學上的抽象性、直觀性和片面性,使科學解釋的“邏輯論證說”陷入了理論困境。它無法 自 圓地解決諸如定律解釋之解釋項的“真”的問題,解釋項本身的邏輯合法性即識別問題,無 關項參與解釋的問題等等。 “邏輯論證說”是西方科學哲學中關於科學解釋的標準觀點,它對於其他學派的科學解釋理 論具有歷史的先在性。亨普爾1948年的論文“解釋邏輯之研究”,正如薩爾蒙所說的, 是科學解釋研究的里程碑,是科學解釋哲學研究現代歷史的開端。但抽象理 性主義的內在矛盾和缺陷導致了科學解釋的句法學與語義學研究陷入了困境,遠離了科學解 釋的實踐,助長了非理性主義思潮在科學解釋哲學探索中的滋生。從這個意義上說,“邏輯 論證說”的抽象理性主義本質,恰恰為西方後實證主義的科學解釋的“範式歸化說”和“語 用說”的非理性主義提供了根據。非理性主義科學解釋觀的興起是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解釋 觀的必然發展。 科學解釋理論中的非理性主義主要體現在對西方科學解釋理論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科學解 釋的“範式歸化說”和“語用說”中。公允地說,科學歷史主義和實用主義注意到了邏輯實 證主義科學解釋觀的抽象性、直觀性和形式化所引發的內在局限,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抓 住了邏輯 實證主義科學解釋觀的抽象理性主義的根本問題,即對作為科學解釋主體的人的問題的忽視 ,但由於歷史主義和實用主義固有的缺陷,不僅未能解決邏輯實證主義科學解釋觀存在的問 題,反而陷入了否定理性,否定科學解釋的合理性、規範性和客觀性的非理性主義的困境。  科學解釋的非理性主義主要表現在三個相互聯繫的方面,即它的“反基礎主義”、“主體主 義”和“語境論”。(1)它們片面強調科學解釋對於範式或者語境的依賴性,從反基礎主義 走向了“無基礎主義”的極端。科學歷史主義用科學解釋及其準則對解釋性範式的依賴性和 相對性,實用主義以對解釋者及解釋語境的過分考慮,摒棄了邏輯實證主義重構的科學解釋 的規則系統,弱化了科學解釋中的經驗的和邏輯的(理性的)因素,強化了科學解釋的社會的 和心理的因素。(2)科學歷史主義和實用主義科學解釋觀從過分強調科學解釋的主體性和相 對性,逐漸走向反對科學解釋的客觀性、真理性與合理性的主體主義。主要表現有:強調科 學的任務不是發現客觀的新事物或新規律,而是基於“自然秩序理想”對一些經驗事實以系 統化解釋;認為解釋性範式是科學共同體的信仰或信念;否定科學解釋的真理性;強調科學 解釋的選擇標準是“有用”或“有益”等等。(3)“範式歸化說”和“語用說”將科學解釋 帶入了典型的“語用學維度”,但它們從強調科學解釋的語用維度走向了“語境論”,主張 以科學解釋的“語用學”研究取代“句法學”和“語義學”研究。 後實證主義科學解釋理論的出現,使科學解釋觀的抽象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的對立,以異 常直接和明晰的形式展現於人們的面前。任何一個力圖認真探討科學解釋問題的人,都不能 回 避這一疑難。非理性主義批判了抽象理性主義的“形式化”、“直觀性”、“片面性”、“ 抽象性”,發 展了科學解釋的能動方面,突出了科學解釋中的人的地位,但卻否定了科學解釋的客觀性、 合理性、真理性,從而最後否定了科學解釋本身。如果說,沒有結合科學解釋的實際,沒有 考慮科學解釋者作為主體的作用,使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解釋的“邏輯論證說”走入了困境 ,那麼,結合了科學解釋的實際,突現了科學解釋者作為主體的地位,同樣使科學歷史主義 的“範式歸化說”和實用主義的“語用說”走入了困境。在這兩種極端情況之間,如何找 到 一個合理的“仲介點”,使我們既能吸收兩者的合理因素,又能在兩種極端情況之間保持必 要的張力,這是我們研究科學解釋問題首先必須突破的難點。 三、走向批判的歷史的理性主義科學解釋觀 批判的歷史的理性主義是在對歷史人性的哲學前提批判中理解理性,追求普遍性理想的理性 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相比,它保持了對科學解釋的普遍性、合理性、客觀性、邏輯性的追求 ;和抽象理性主義相比,它強調人的歷史性,在對理性歷史性的分析中肯定非理性,並在理 性的批判中理性地理解非理性。 從西方科學解釋理論的發展走向看,構建批判的歷史的理性主義科學解釋觀面臨三個難題, 即 如何克服邏輯實證主義“邏輯論證說”的“抽象的人”的哲學前提而又堅持了科學解釋的理 性主義立場;如何從特定的哲學前提出發,將歷史主義和實用主義科學解釋觀的歷史性、解 釋的相對性等合理成分包容、吸收”,而又克服了“範式歸化說”和“語用說”的非理性主 義 、相對主義和主體主義;如何從特定的哲學前提出發,堅持科學解釋的句法學、語義學和語 用學研究的辯證統一。 解決科學解釋研究的難題,關鍵在於第一個問題的解決,而結果則體現在第三個問 題。因為 科學解釋的語用問題,本質上就是“作為科學主體的人的問題”[8]。對邏輯實證 主義“邏輯論證說”的“抽象的人”的哲學前提的超越,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念給我們指明 了方向。馬克思說,“人,作為人類歷史的經常前提,也是人類歷史的經常的產物和結果, 而 人只有作為自己本身的產物和結果才成為前提。”[9]既然現實的人既是歷史的前 提 又是歷史的結果,理性對於我們來說只是作為實際歷史性的東西而存在;人對於自己生存環 境的正視,強調現實的人的具體性和歷史性,以及這種歷史性對人的活動的意義,這本身就 是人類理性的一部分。 而就現代哲學理論來說,哲學解釋學可以為批判的歷史的理性主義科學解釋觀的構建提供直 接的借鑒。對於科學解釋的理解與解釋來說,哲學解釋學最重要的,是它的哲學方法論,即 它不是首先熱衷於“理解”的方法論問題,而是首先探究先於人類的一切理解行為並使之成 為可能的本體論條件。哲學解釋學由此揭示的作為理解、解釋的可能性條件的“理解的歷史 性”、“前理解”等概念和內容,若能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基礎上加以“消化”、“吸收 ”,完全能夠適用於科學解釋的哲學理解。 科學解釋“邏輯論證說”“抽象的人”的前提被具體的、歷史的、實踐的人的前提所取代, 經驗材料的解釋將不僅依賴於人類理性本身(如康得所說的)的邏輯統攝,而且也依賴於人的 歷史性的存在方式,這樣,在堅持科學解釋的句法學和語義學的同時引入語用學的維度,從 而科學解釋將合理地與具體的概念框架和解釋語境相聯繫,價值項也以合理的方式被引入科 學解釋的邏輯模式,困擾邏輯實證主義“邏輯論證說”的作為解釋項的經驗定律的“真”的 問題、“無關項”參與解釋的問題也將在形式條件與具體語境的結合中,在定律解釋與概念 框架的關聯中得到解決[10]。從而,科學解釋研究的句法學、語義學和語用學的 辯證統一,科學解釋的邏輯性與歷史性的辯證統一也將在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中變為現實 。 另外,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念基礎上批判性地運用哲學解釋學的思想和方法,在理解與解釋 的本體論關係中理解和解釋科學解釋,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合理解釋了科學解釋與人文 、 社會科學解釋以及常識解釋的連續性和統一性,又堅持了它們之間的間斷性及存在的特殊性 ,是對科學解釋的人文主義理解的實現。 注釋 [1][2]C.G.Hempel,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New York,Free Press,1965,pp.247-248;p.334. [3]W.C.Salmon,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the Causal Structure of the W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121. [4]S.Toulmin,Foresight and Understanding,Ind.,Indiana University Pr ess,1961,p.42. [5]N.R.漢森:《發現的模式》,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8,第59頁。  [6]Van Fraassen,The Scientific Im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p p.125-126. [7]抽象理性主義是科學解釋的“邏輯論證說”,也是“因果結構說”的本質特徵 ,但在 “邏輯論證說”那裏它更典型,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我們的分析主要以“邏輯論證說”為 主。 [8]卡爾一奧托•阿佩爾:《哲學的改造》,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第111頁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545頁。 [10]曹志平:《論定律解釋》,《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2年第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