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一詞在一般人眼中,是一棟能供大家使用的建築物而言,其實不然,它的範圍包括真實的公共設施.公共建設和意想不到的公共領域,其中有想像的.虛構的.心靈的....等。

"公共性"為公共空間的核心,常引起眾人爭執,它通常以對立的論述方式,以公與私來區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政治過程之間和生活世界裡,一種制度性的建造,也被稱為"布爾喬亞公共領域"。

"空間"是一種社會生產的空間,其包括有表徵的.生活的與身體的公共空間,演變為都市計畫造就出來的公共設施(公園.公共浴室).與公共服務(施打預防接種)。

公共空間模式語言的由來:"模式語言"形成於1970年代,是亞歷山大的設計理論,他認為空間中形成的一些模式是環境的結構,由於模式的互動傳遞,在中心產生了"圓滿性"."一統性",即是人們體驗出來的美好經驗。處在臺灣民主國,受到金融風暴的襲擊,經濟尚處於依賴,國民生活品質低落,投資人叫苦連天;政治過程起起伏伏,每次不是立法委員相互爭執,就是黨派針鋒相對,拼個你死我活,台灣的政治發展看來有需改進,前面所述,讓我們實在無福消受亞歷山大所描述的理想空間。 

公共的就是公眾的.大家的,不淪為私人獨裁,在充滿名與利的現實誘惑中,資本主義社會家不難掉進陷阱,堅決自己唯我獨尊的信念,肆意壟斷市場,造成市場平衡點失衡公共空間慘遭剝削,隨著民主意念的喚起.法律規章的推行,同時憲法對於人民生活空間給予保障,公共空間被獨裁的,還是大有人在,其引起的爭執,惹來當地大法官許多麻煩。政府都市計畫的擬定,可說是公共空間的再現,由社區.交通.人群營造出的一片天地,配合世界潮流,創造另類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