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憂慮---評《現代性的後果》

楊澤文

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現代性的後果》一書的中文譯本也擺上了我們的文化餐桌。而細細品讀的結果是,我的心有了豁然開朗之感,並最終一覽無餘地看到了人類必須面對的一把雙刃劍–––現代性。就是這把“雙刃劍”,既把人類文明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同時又給人類社會帶來不可低估的消極後果。這不能不說是現代人類處境的一種尷尬。

毫無疑問,人類是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心進入21世紀的。這種自信心顯然來自於以現代技術文明為核心的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以至於誰也不會懷疑,我們今天已生活在一個高度現代性的時期。然而,就在人們普遍褒揚現代性的時候,思想敏銳而扮演著“先知”角色的英國著名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則提出了另一種看法:“我們今天生活於其中的世界是一個可怕而又危險的世界。”同時還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我們怎麼會生活在一個如此失去了控制的世界,它幾乎與啟蒙思想家們的期望南轅北轍?”

在《現代性的後果》一書中,作者是以一種關注人類當下的生存狀態與發展前景的使命感來進行思考和判斷問題的,並按文化與認識論研究的筆調,對現代性作出了一種制度性的分析。

顯然,作者很清楚的是,現代社會制度的發展以及它們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為人類創造了數不勝數的享受安全的和有成就的生活的機會,但是現代性也有其不可避免的陰暗面。因此要進行現代性特征的討論,就必須討論安全與危險、信任與風險的問題,並由此構成全書的實質性部分。不難看出,作者在對現代性進行制度性分析時,首先解決了現代性的制度到底是資本主義還是工業主義這一長期被人們所爭論不休的問題。

他明智地提出,應該把資本主義和工業主義看成是現代性制度的兩個彼此不同的“組織類型”。在現代性的條件下,前者構成的是一種階級體繫的主軸線,而後者則構成了人與自然之間相互發生作用的主軸線。因此在當今多種社會制度並存的世界,現代性纔得以實現全球化。不僅如此,資本主義在其發展進程中,也逐漸重現本來面目,即淡去政治秩序,還其本來經濟秩序。而以大機器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為特征的工業主義,無疑有必要充分對其進行重點的制度性反思。因為由科學與技術的聯盟所構築起來的現代工業,以過去世世代代所不能想像的方式改變著自然界,以至於現代人類開始生活在一種人化環境之中。雖然人化環境也是一種物質性的活動環境,但是它再也不僅僅是自然的了。

接下來,作者給我們揭示出由工業主義所導致的現代全球化藍圖,即經濟的全球化事實,文化的全球化趨向,政治的全球化前景。然而,這種全方位的全球化在盡可能給人類帶來安全與信任機制的同時,也滋生了更多的危險與風險,並由此給人類的未來生活投下了陰影。因為一方面由民族國家間潛在的大規模軍事衝突和由核大國間潛在的核衝突,實際上已對人類的生存構成了嚴重威脅;另一方面,人口爆炸和技術進步直接導致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對立,以至於出現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人類的生存前景由此更加暗淡。也就是說,現代性的後果之一是現代全球化,而現代全球化的後果是人類必須面對自己所無意創造而又必然面對的一頭“怪異猛獸”。

如何駕馭這頭猛獸成了現代人類必須解答的一道難題。作者最後告慰人們,唯一的希望就是現代全球化所直接導致的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相似利益乃至共同利益增多,這就為拋開各種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而進行全球性的廣泛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許有一天,一個總體性的關懷全球的體繫可能被創造出來,它的目標將是把世界的生態健康作為一個整體保存下來。”國家間也由現在的或明或暗的軍備競賽轉而自覺地進行大規模地銷毀核武器和殺傷性武器。隻有等到這一天,人類纔可望置身於無限光明的坦途。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在半個世紀前曾哀嘆說“技術的白晝等於人類的黑暗”,這未免對人類的生存前景太悲觀和太失望。而半個世紀之後,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則以一種更為現實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許多人倍加褒揚的現代性,對現代全球化充滿了憂慮。

(《現代性的後果》,(英國)安東尼‧吉登斯著,田禾譯,譯林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長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