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歷史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思與文—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網站轉載

【內容提要】科舉考試是中國帝制時代,朝廷在政治、社會、經濟等方面與士人生活之間互動最為頻繁的交彙點之一。作為一種才學能力的測試,科舉考試有利於王朝統治與士人文化的緊密結合,為官僚制度服務。科舉考試反映了更為廣泛的士人文化,因為這種文化已經通過基於經學的官僚選拔滲透到國家體制之中。然而,在中華帝國後期(明清兩代),科舉制度經歷了曲折的興衰演變,其功能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從政治、社會、教育以及文風等方面表現了出來。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結語:漢代儒術與政治信仰

漢代儒術的構成雖不止政治神學和政治祭祀制度兩個方面,但這兩個方面是漢代儒術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出漢代儒術與政治信仰具有緊密的聯繫,並使我們得以判定漢代儒術的基本性質。

漢代儒術是在中國中古社會初期產生的。政治家們最初選擇的是“法教”,但很快失敗了。經過一段間的思想認識轉型,整個社會最終地選擇了“儒術”,獲得了成功。政治這個舞臺先後推出了李斯和董仲舒,也是政治這個舞臺否定了李斯而肯定了董仲舒。沒有政治這個大背景,漢代儒術無由產生。因而,漢代儒術是政治需要的產物。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漢代儒術的政治祭祀

漢代儒術的宗教向度,不僅在於其神學體系,而且在於其祭祀制度,正是這些制度使神學政治行為化。很多學者討論中國漢代以後儒學,通常不談與其緊密相關的祭祀制度和政治實踐。這是不全面的。對於政治信仰來說,僅僅停留在思想層面遠遠不夠,它通常會延伸到人們的行為當中,變成看得見的行動。對於政治信仰或國家信仰來說,這種看得見的行動之一就是國家的典禮儀式。正是在這種典禮活動中,人們的政治角色得以確認和強化,政治信念最終落實為政治行動。“通過再認定當權者的地位,禮儀幫助統治者實現他對其他人的權威。當禮儀中的受令者最初接受了約束性的禮儀語言,這意味著他同時也接受了處在高位的施令者……異議被排除掉了,因為人不能與禮儀的秩序、或禮儀採用的語言抗辯。”[2](p.22)在漢代,最重要的政治典禮有兩項:一是封禪,二是郊祀。

    漢代最先採用封禪典禮的是武帝。元封元年四月,他鑒於儒生對封禪禮儀聚訟不已,於是自作主張率文武百官來到泰山舉行了封禪大典。漢武帝穿著黃色的禮服,旁有樂隊伴奏,祭祀時用了江淮出產的三脊茅草,還有五色土壤,山上釋放了奇異的飛禽走獸以示盛世祥瑞。從《史記》和《漢書》的記載看,漢武帝在封禪中表現出敬畏神靈、克謹克慎的心態。漢武帝在封禪之後的詔書中說:“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禮樂,故用事八神。遭天地況施,著見景象,★然如有聞。震於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於梁父,然後升禪肅然。自新,嘉與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為元封元年。”(《漢書·武帝紀》)所謂“天地況施,著見景象”,是說他為政有道,天降祥瑞,他不敢不封禪向上天彙報工作。可見,隱藏在封禪背後的,是君權神授政治觀。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漢代儒術的政治神學

政治神學是使政治神聖化的學說。漢代的政治神學具有兩面特徵:一面,它利用了商周文化資源,特別是先秦儒學內容;另一面,它又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是漢代政治的產物。因而,漢代儒術政治神學是漢代政治的思想產品,先秦儒家經典不能作為漢代的政治神學看待[1]。董仲舒是兩漢政治神學的開山人,他的學說可為漢代政治神學的樣本。從表面看,董仲舒學說的主要特徵是天人感應論(準確地說是天王感應論),這是學界普遍注意到的。但天人感應論是表像,隱藏在天人感應學說背後的深層性質則缺乏必要的說明。

    第一,天是終極的政治信仰對象。以“天”為終極政治信仰對象,這不是董仲舒的發明,西周初年已經存在。經過戰國時期無神論思潮的洗禮,“天”在相當的程度上成了一個泛指自然界的概念,如同荀況所說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那樣。為了重建天的權威,董仲舒作了不懈的努力。首先,董仲舒把“天”塑造為整個宇宙間終極的絕對意志,是神上之神。如他說“天者,百神之大君也”(《春秋繁露·郊祭》),“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春秋繁露·郊義》)。其次,“天”與宇宙萬物(包括人類)有血緣倫理關係,它是宇宙萬物的母體和造主。如說“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順命》),“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春秋繁露·為人者天》)第三,董仲舒還以“平地注水,去燥就濕;均薪施火,去濕就燥”(《春秋繁露·同類相動》)和“天將陰雨,人之病故為之先動”(《春秋繁露·同類相動》)等現象為證據,說明絕對主宰——“天”的實在性。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代儒術與政治信仰

張榮明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pnas.org/cgi/content/full/97/25/14003?maxtoshow=&HITS=10&hits=10&RESULTFORMAT=&fulltext=china+population&searchid=1112544766362_2303&stored_search=&FIRSTINDEX=0&journalcode=pnas

http://0rz.net/1b0fR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斯密到門格爾再到哈耶克:蘇格蘭啟蒙運動傳統的自由主義
http://www.sinoliberal.net/hayek/from%20smith%20to%20menger%20and%20hayek.htm
Steven Horwitz 秋風譯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毓生:從蘇格蘭啟蒙運動談起
http://philo.ruc.edu.cn/pol04/Article/ethics/e_politics/200408/964.html
中國知識界一談到啟蒙運動,通常都是指十八世紀由法國知識份子領導的啟蒙運動(盧騷原是日內瓦人,不過,法語是他的母語)。事實上,十八世紀另有蘇格蘭啟蒙運動。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裕仁天皇與近代日本的形成 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作者 Herbert P. Bix/著 林添貴/譯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 1992年增訂本

作者:金觀濤 劉青峰 著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害慘了我們--對中國現代問題的省思
http://thching.blogspot.com/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治認同危機的心理發生機制

──兼談洪秀全政治人格*

⊙ 魏萬磊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論政傳統
http://www.alliance.org.hk/June4/Intmeeting/kl.htm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NewsID=1543&BigClassID=26&SmallClassID=46&SpecialID=69论中国古代宗室人口增长的特殊性——兼评徐光启“生人之率”三十年翻一番的理论
--------------------------------------------------------------------------------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3/33-35.htm
愛情觀念的發展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月刊》朝鮮核問題的危機與轉機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月刊》台北街頭的社會運動和思潮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月刊》晚清憲政的先驅 張之洞與中體西用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歷史月刊》關於「蒙古和平」之盛世的探討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探訪童話的源頭

主講人: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 林愛華副教授

devilr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